免费高清片段在线看,国产人成午夜免免费观看_蓝光免费全集观看

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榮譽展示 > 正文

十佳輔導員:愿為燈塔勤領航 甘作春泥更護花

發布時間:2022-01-19

  在硯園,有這樣一群老師一直在護航著同學們茁壯成長:從新生入學到老生畢業,從思政教育到社會實踐,從班級管理到團學建設,從職業規劃到心理輔導,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處處都灑下了他們的汗水。他們,就是可親可敬的大學輔導員

  愿為燈塔勤領航,甘作春泥更護花。正是有一個個輔導員的默默付出和無私奉獻,硯園學子的成長之路才變得更加穩實、更加寬敞,硯園也才由此變得更有活力、更富神采。此前,學校經過綜合測評,評選出2020-2021學年度十佳“優秀輔導員”。今天,請一睹他們的靚麗風采。


  經濟與管理學院 謝偉瑜

  2018年,謝偉瑜來到經管學院工作,目前擔任18級輔導員,負責畢業、就業、創新創業等工作。任職雖僅三年多,但已獲得優秀班主任、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個人等多個獎項,成果豐碩。

  “在他們成長的路上,可以貢獻出一點點自己的力量,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在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時,謝偉瑜會向身邊在證券公司、銀行、事務所等工作的同學朋友了解經管類行業就業的現狀以及現實社會的環境,以便幫助學生能更好地去了解選擇未來就業的方向。對有考研需要的學生,她也會去邀請已經成功上岸的學生來做經驗分享,讓大家少走彎路。

  經管學院的新生歷來都要在星湖校區居住一年,然后搬遷回主校區,搬遷過程中免不了要進行宿舍調整,舍友間一些潛藏的摩擦誤會便會顯露。謝偉瑜總是能夠敏銳地覺察出學生間的不和諧因素,從中積極溝通協調,幫助學生間消除誤解,最終順利搬進新宿舍。

  謝偉瑜以“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并將其貫穿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之中。作為老師,她認真負責,事事為學生考量;作為青年,她奮楫篤行,是值得學習的榜樣。


  外國語學院 劉思慧

  2019年1月,劉思慧進入外國語學院擔任輔導員,目前負責資助工作、評優評先、黨支部建設和2016、2019級學生日常管理以及軍訓、保險、招生等工作。對于這份工作,她是這么理解的:“作為輔導員,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同時做到關照學生、圍繞學生和服務學生,做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

  劉思慧努力用行動詮釋著自己對輔導員工作的理解,她希望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人總是她。曾有一名學生,因為家里遇到突發事件,自己面臨家庭、學業和就業的多重壓力,無法調整狀態,情緒逐漸崩潰,萌發了輟學的念頭。后來,他找到劉思慧尋求幫助,劉思慧不僅為學生提供經濟支持,同時也不斷地開導他,為他解答困惑,幫助他解決問題,最終打消了他輟學的念頭。劉思慧用自己的真心,努力溫暖和陪伴著學生,鼓勵學生前行。

  新時代大學生不僅要在專業領域有所建樹、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更要學會用自己學到的知識為社會作出貢獻。“希望我們外國語學院的學生未來可以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努力把中國的文化傳播出去,做好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這是劉思慧對外語學子的殷切期待。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劉帥君

  除了輔導員,劉帥君還擁有著另一個身份——新生杯與創新創業比賽的指導老師。在校工作的這兩年半時間里,他在創新創業工作上開拓進取,一點點見證學生的創意從空想變成實物,不斷在重大比賽上贏得佳績。在他的指導下,由我校學生鄧堯領銜的團隊獲得了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銅獎,為學校實現了零的突破。劉帥君說,這樣的比賽能調動學生的動手能力,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不局限于機械制圖,更要體驗動手制作科創產品的樂趣。

  對待科創工作,他常懷熱情與干勁,對待輔導員工作亦是如此。“我認為做輔導員就要講良心”,他認為最能讓自己得到滿足的事情就是看著學生越變越好。一路走來,他見證著學生從靦腆上臺到侃侃而談,見證著學生從學術“小白”到競賽“大神”,他與學生的關系既是良師,也是益友,在硯園工作的每一天他都心系學生進步、心系學校發展。

  “很多事情要自己真正體驗過,了解其中酸甜苦辣,才會明白。”劉帥君希望大學生早日樹立奮斗意識,不要只以眼前的個人利益作為參考,而是要以國家的發展作為目標,將自己的所學真正運用到社會、回饋給社會。


  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 袁如文

  在電子學院擔任輔導員的日子里,袁如文始終以心勵人、以心助困,在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的道路上愈行愈堅定。為了做好資助育人工作,她虛心求教,牢記職責,關注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推行“資”“行”合一,盡力幫助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

  袁如文同時也擔任學院易班分部站的指導老師。她認為,易班是輔導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更是拉近師生距離、增強彼此溝通的好幫手。結合學生專業特色,她通過易班平臺成功舉辦了四屆“‘易’智光電,英才眾現”活動,以此為基礎的工作案例也獲評廣東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案例三等獎

  袁如文還曾作為帶隊教師帶領我校第七批大學生援藏支教隊的11名學生奔赴西藏墨脫支教。在支教過程中,她不僅指導學生完成支教工作,更引領學生用所知所學去實踐,促進學生鍛煉自我,成就自我。“輔導員的工作是復雜繁瑣的,但我熱愛著它,并希望成為學生們成長路上眾多引路人中的一份子。”這是袁如文的真心話。


  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學院、大數據學院 梁燕龍

  自2019年到校工作以來,梁燕龍主要負責學院黨務、就業指導、創新創業、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等工作。本次獲獎,已是他連續兩年榮獲“優秀輔導員”榮譽稱號。“我想成為學生的燈塔,與學生攜手成長,通過我來影響他們,讓他們進而影響身邊的人。”梁燕龍說。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輔導員其實并不簡單。梁燕龍表示,要幫助學生成長成才,首先要從思想方面加以正確引領,逐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另外,要引導學生正確了解自己的學業,形成對未來的規劃,并有針對性地加強自己的能力。此外,他一直鼓勵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第二課堂活動、創新創業比賽等,以此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請大膽去追求你們的目標!我們輔導員老師永遠是大家堅強的后盾,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與我們交流!”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是梁燕龍工作上的最大心愿。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胥家楨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2007年入職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胥家楨已是輔導員隊伍中的“老兵”,但她依然覺得每日的工作都是嶄新的。胥家楨認為,輔導員工作離不開思政教育,在整個育人過程中,輔導員更像是一個引路人,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思想引領,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在生活上要與學生成為朋友,在亦師亦友的關系中給予足夠的關懷。她秉持著公平公正的工作態度,盡己所能為學生提供成長成才的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胥家楨感慨道,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教學條件也在不斷完善,當代的大學生應該珍惜當下和平穩定的環境,努力學習,追求進步。她希望學生在校園里不僅能學到專業知識,也可以學會如何為人處世,她也會用自己所有的能量來幫助學生,讓學生可以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遠、更穩健。



  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 車翔宇

  從2018年入職至今,車翔宇在輔導員崗位工作已有三年多。他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今年獲評“優秀輔導員”肯定了他“身為人師、行為世范”的認真進取,而各類省級、市級獎項更是見證了他的不懈努力。

  車翔宇在學院負責學風建設、宿舍管理、學生易班、學院宣傳等工作,同時還擔任歷史專業學生黨支部書記、班主任。他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積極搭建第二課堂,利用“文旅沙龍”之院長有約、教授有約、博士有約、考研有約等品牌活動,為學生在專業上、考研上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為他們在職業規劃、機構發展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當談及與學生的相處模式時,他說:“我會始終和學生們保持亦師亦友的關系,成為他們身邊最親近的人。”這也是他追求的理想狀態。

  車翔宇在工作上也有著自己的一些秘訣。他認為學生工作需要與科研工作相結合,個人成長要與學生成長同頻共振,并注重成果的凝練、提升,以開展研究帶動工作方式的優化與創新,如此才有源源不絕的工作動力。

  行走在高校教師這條路上,車翔宇始終不忘師者初心,盡心、負責、進取,服務學生成長成才。


  音樂學院 陳曉儀

  自2017年畢業以來,陳曉儀一直在音樂學院擔任輔導員,她秉持著“無奮斗,不青春;未來可期,不負韶華”的工作理念,積極開展學院黨建、團學以及宣傳等方面的工作。對于畢業于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陳曉儀來說,回到母校工作、回報母校,是她一直以來的工作動力。

  剛剛到音樂學院工作的時候,由于對藝術類專業的不了解,加上繁重的工作量,陳曉儀有過一段忐忑的時光。但在不斷的學習、鍛煉過程中,她對輔導員工作愈發熟練,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方法,四年多時間已是碩果累累。尤其是指導學生完成的紅色主題教育視頻《頌井崗·致敬紅色英雄》斬獲省級榮譽,如今看來顯得無比珍貴。

  對于此次獲獎,陳曉儀表示,這是學校、同事以及學生對她工作的肯定。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她始終堅信,不要過于功利性地去追求結果,只要努力和堅持,就會有好的收獲。在未來的工作中,她也會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勇于創新、開拓進取,更上新臺階。


  美術學院 陳耀龍

  不知不覺,陳耀龍從事輔導員工作已經6年多了。他熱愛工作、胸懷理想,時刻秉持“高效率、抓重點、重溝通”的工作理念,兢兢業業做好學生工作。

  在剛剛到校工作時,他自覺能力存在不足,便自費學習Excel、Powerpoint等工作軟件,鍛煉自己的演講與口才能力,在服務學生的同時也收獲了個人的成長。除了日常的學生管理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外,他還教授職業規劃、創業基礎和就業指導三門課程,走入學生課堂、深入學生群體,用心用情做好學生工作,獲得了領導、同事和學生的廣泛認可。

  陳耀龍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將輔導員職業作為干事創業的平臺。他還曾作為第六批援藏支教帶隊教師,帶領學生赴墨脫支教。在藏期間,除了做好支教工作,他還與當地老師、學生進行了更深入的交流,開闊眼界,活躍思維,創新想法。通過這趟援藏之旅,陳耀龍思政工作的內容、方法、手段變得更新了,他也將繼續做好本職工作,為學校奮力推進新時代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貢獻力量。


  力行書院 王炳丹

  2018年底,王炳丹加入硯園學工隊伍,在力行書院擔任輔導員。她負責的主要是書院文化建設、協助管理書院資產以及領導書院學生機構組織策劃活動等工作,這對于一名原來從事物流行業的“理工女”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但王炳丹并沒有被難住。實踐經驗缺乏,她就多與前輩輔導員溝通,汲取經驗;理論知識不足,她就自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知識,觀摩其他優秀輔導員的工作案例。兩年多的時間,王炳丹以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書院理念,依托書院導生團隊與書院廣播站舉辦文化類活動11次,如經典誦讀、太極研習、智力運動會、中秋燈謎會、書法比賽、義教等,得到了書院學生的廣泛響應。

  除了充分拓展學生課余生活,她還走進學生群體,深入開展心理特色活動、勞動教育和體育運動等多項活動,鼓勵學生鍛煉能力、展現自我。“用心做事、踏實做人”正是她工作中踐行的準則。“我認為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只要履行了這八個字,肯定不會差!”

  王炳丹說,既然做了輔導員,就要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而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只停留在預想階段,要充分發揮執行力進行實踐。負責任和善執行,正是幫助她做好輔導員工作的不二法寶。  

  在硯園,以十佳“優秀輔導員”為突出代表,一批風華正茂的青年教師,正耕耘在輔導員工作的崗位上。作為大學輔導員,他們,把奮斗的青春獻給學校,把生命的熱情用作點燃學生的火種,凸顯著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意義;他們,把知識傳授、能力養成和價值塑造融為一體,把傳承與創新貫為一脈,推動輔導員工作與時俱進、結出碩果;他們,把職業當成事業,把事業做成專業,不斷提高輔導員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也就這樣,他們,用極為平凡而又極不平凡的工作,為肇慶學院的發展,匯入了磅礴的力量;為黨的教育事業,增添了繽紛、絢麗的色彩!

粵ICP備05008891號 ?2025 肇慶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