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新時代,新使命,新擔當,新作為!我們為肩負的責任和使命而感到光榮!
肇慶學院創辦于1970年,今年迎來50周年校慶。美術學院創辦于1979年,也有40余年的歷史。風雨兼程,不斷開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目前有教職工90多人,在校生1900多人。擁有美術樓、藝術樓16000多平方米的教學實驗場所,設有美術學、環境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動畫、工藝美術6個專業。設計學是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工藝美術、視覺傳達專業是省級特色專業。
本次展覽,為系列作品展,覆蓋面廣,內容豐富,是此次學術年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了三個不同主題的展覽,分別是:肇慶學院美術學院師生作品展、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基地——肇慶學院學生端硯作品展和肇慶中小學美育成果展。第一個“美術學院師生作品展”,展覽的作品橫跨我院辦學40年的歷史,既有我院最初辦學79級,如李勁堃、王家儒、莫肇生等人的作品,也有辦學過程和目前在校生、現任教師的作品,其中就有不少入選全國美展的國畫、版畫、漆畫、設計的作品,如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的6件作品,李小軍教授獲銅獎的漆畫作品等。還有一批近幾年獲“許欽松獎”的學生優秀作品。此外,展出的還有幾個系近年來取得的教學、科研成果,如剛結束的第十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在1萬多件作品中,我院產品設計專業團隊的燈具、家具設計作品中獲得銀獎1項,單項獎2項;在“中國展示,展示中國”“霍克杯”獲銀獎1項,銅獎3項,優秀獎4項;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旅游文創產品計大賽中,獲得全場共3項一等獎中的2項,還有2等獎等共8項…….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院的辦學水平和實力;第二個“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基地——肇慶學院學生端硯作品展”,展出的是工藝美術專業在辦學上對接端硯產業行業,實施“協同育人”“2+1”辦學模式,學生在近幾年創作的端硯創新作品,其造型獨特,構思巧妙,雕工精細…..得到中國硯臺專家一致好評,為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非遺,支撐“中國硯都”“廣東名片”,推動和引領中國硯臺行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第三個“肇慶中小學美育成果展”,自2013年起,我院與端州區邊遠的大龍學校簽訂合作協議,開始在全校普及美術,推廣美育,成效顯著。之后又以端州區教育局簽訂“雄才培育計劃”,共有18所小學、中學、高中參與該項目,進展順利,成效明顯。展覽中的沙湖小學、大龍學校是18所學校的代表。沙湖小學在端硯文化方面,大龍學校在美術普及等方面辦出特色、辦出成效。特別是大龍學校在“藝術進社區”,學生與家長共同創作完全作品等美育浸潤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產生了良好的社會聲譽。通過3個展覽,呈現出肇慶學院美術學院辦學的探索與思考,育人風范與教育情懷,展現的是一種責任與擔當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自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5〕71號)。2019年,教育部又頒布了《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教體藝〔2019〕2號),專門強調了高等學校的美育職責和重點任務。可見,國家對美育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這是一個“呼喚美育”的時代,美育浸潤成為一個新的主題,開啟了各階段學校美育的春天;另一方面,在機器大生產與網絡經濟的雙重環境下,設計之新在于“產教融合”,增強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因此,本次廣東高校美術與設計教育學術年會的主題“新時代,新使命——美育浸潤、產教融合”應運而生。
在“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背景下,學校立足地方,服務社會,面向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需求,順應時代,抓住機遇,堅守初心,勇于擔當,“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為美術教育的繁榮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這個展覽的目的是為大家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謝謝!
肇慶學院美術學院院長 梁善
2020年11月14日
部分作品欣賞

李小軍,折山入夢 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漆畫展并獲銅獎

徐浩艇 《瑞雪》 全國美術教師美術作品展二等獎

牛翰鼎 《黃土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