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片段在线看,国产人成午夜免免费观看_蓝光免费全集观看

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藝術長廊 > 正文

展覽預告 | 時代脈搏——丁遠閣美術作品展

發布時間:2024-03-18


前言

  在逆境中奮發——憶畫友丁遠閣

  50年前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我是上山下鄉知青,每逢回廣州探親,都與哥哥中如抓緊畫畫練習。一天,一位知青畫友,把在南方玉雕廠當臨時工的丁遠閣帶來我家,從此,我們就一起畫畫。經過文革破四舊之后,我老家廣州耀華大街30號的西關老大屋,已四壁清空,我們六、七個年青人,天天聚在前廳,手拿畫板,蹲在矮板凳上畫素描石膏像及人物肖像。必須提及,我們的老宅現已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定為“廣州市歷史建筑”,此建筑地臺高筑,樓閣高闊,當我們聚在一起畫畫時就把大門打開。當年西聯中學的紅衛兵,搶到汽車就按著喇叭在我們家門口駛過,成群小孩尾隨追逐歡叫,街頭筑起木欄柵,“人民糾察”終日值班巡邏,只有30號的前門大開,幾個小青年天天蹲著畫素描、水彩,不時爆出歡笑聲,可以說這是當年西關街道的另類特色了。這一“景色”卻引起了民警與“街道警察”的關注,他們穿戴袖章進門查問:“你們天天在這里畫什么?這是誰的塑像?” 當時我們畫的是古希臘詩人荷馬像,其中一伙伴機靈地說:“這是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民警又指著一旁的謬斯侈問,我們說:“這是女游擊隊員像。”民警與“人糾”低頭無語離去了,我們都開心笑了。而遠閣一直是我們這一群青年人中的一位,只要有畫畫的機會,就風雨不改。遠閣勤奮、刻苦,為人安靜、踏實。記得有一年春節,我媽媽得知遠閣父母還留在鄉下農村,家中獨自一人,生活艱苦,就留下遠閣共聚團圓飯。

  遠閣家住西場小巷,有時他找到街坊鄰里當模特,就約我們過去畫。遠閣的母親和藹可親,從來不打擾我們,她總是在背后像保護神一樣看著我們微笑。我們根據一本《俄羅斯素描教學》的指引,畫石膏、畫肖像人物,互相觀摩、互相批評、互相學習,進步神速。

  我們這幾個聚在一起學習繪畫的青年人,當時只有20歲出頭,大家都生活簡樸,穿著破舊,從不羨慕別人。一些年長的畫友指著我們這幾個后生說:“你們為人忠厚,不善交際,有點不合時宜。”其實,我們只專心畫畫,心無旁騖,只要能畫好一幅畫,有進步,就感到滿足。在每年都舉辦的省、市美展中,能夠入展就感到莫大榮幸了。記得當年遠閣的油畫《鋼筋》與《競賽》都入選了展覽,因為他的題材直接源于他當臨時工,當搬運工,以及在街道服務站工作的體驗而畫出來的,與眾不同,真誠動人,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又記得一次,廣州美院的李正天老師來我家,我媽媽說:“中如、中羊都去了西場阿丁家畫畫了。”李老師馬上坐公共汽車到西場,見到人就問:“我要找一個姓丁的畫畫青年。”當時西場地寬人雜,有自由市場,有職工宿舍,有廟宇,有學校,沒有門牌地址是極難找到的,然而李老師竟然讓人帶到遠閣家里。我們非常驚奇,蕓蕓眾生的廣州西場,“畫畫的阿丁”早已盡人皆知了。

  青春時期在繪畫方面的苦練,給我們人生帶來很大變化。遠閣后來從搬運工變成出版社的美術編輯,我卻在國外畫行開辟新生活,一別就40年了。我聽聞遠閣兼任多個文藝美術部門的工作,對美術界作出了很多貢獻,其美術創作范圍已大大擴闊了,比如: 粵劇系列、印尼系列、舞蹈系列等等,成績有目共睹,其中《同一首歌》《船臺交響》《家園》給我印象特別深。從心里為他高興!

  我時常夢回青春,夢見自己騎著“紅棉牌”自行車從耀華大街到西場阿丁家的路途,中間經過立體交叉橋,又從橋上飛馳而下,微風拂面,多么自由、多么飄逸、多么寫意! ......這就是我與遠閣曾在艱難中渡過的一段時光,那段窮得只剩下快樂的時光!

  學習繪畫的道路順利固然美好,但若能在苦澀的日子中走下去更難能可貴。遠閣的經歷,留給我深刻印象的,正是他青春時努力奮發學畫的那段日子。他的刻苦、他的進步與他的成績,讓我再次感悟人生:撇開你的出生、學歷、環境以及人際關系吧,只要你堅持努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就會成功!

黃中羊

2024年1月12日


作品精選


   

船臺交響

水彩,139x90cm,2010

(肇慶美術館藏)


廣闊天地

水彩,86x120cm,2013

(肇慶美術館藏)


滄海橫流

水彩,100x138cm,1998

(肇慶美術館藏)



  1、開館時間:9:00-17:30(17:00停止入館)。

  2、肇慶美術館正常對外開放,校外人士進入學校請告知門衛參觀展覽

  3、觀眾參觀時請勿在館內聚集、飲食、觸摸展品和展柜,嚴禁在展廳內喧嘩、打鬧。

  4、開館期間,美術館將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展廳定期維護,保障正常開放。同時也希望各位觀眾支持并配合美術館工作,遵守規定并文明參觀。

粵ICP備05008891號 ?2025 肇慶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