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啦!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廣東肇慶市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事跡分享會暨肇慶學院2021年春季學期“思政第一課”活動在肇慶學院舉行,近400名師生代表迎來了幾位特別的老師——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廣寧縣賓亨鎮黨委書記黃捷,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德慶縣鳳村鎮新生、棠下、祿村駐村工作隊隊長、肇慶市婦女聯合會家庭和兒童工作部部長劉曉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肇慶市鼎湖區駐賀州市昭平縣扶貧協作工作組全體成員。
分享會上,黃捷、劉曉林、工作組組長陸開朝等人以樸實語言所講述的,遍訪入戶磨破鞋、化身主播帶農貨、山川無阻跨省扶貧等既“接地氣”也感人至深的脫貧攻堅故事便是其中的鮮活例子。

2015年扎根基層至今,在將近六年時間里磨壞了數不清雙鞋子的黃捷遍訪全鎮817戶貧困戶將近1800人,深入了解每一名貧困戶的真實情況和迫切需求,更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幫助困難群眾開辦編織工作坊,助力她們以勤勞的雙手“織”出了美好生活的一片天。
在脫貧攻堅工作一線奮斗超過十四年的劉曉林則講述了自己幫助貧困村開展產業扶貧,并創新扶貧方式,化身“宣傳員”利用網絡平臺為農戶帶貨吆喝的有趣故事。在此期間,劉曉林硬是克服心理陰影考取機動車駕照,又堅持學習當地語言,從聽不懂粵語到會說流利的德慶話,一切努力只為能夠更好地走村入戶了解情況,做好精準識別、精準扶貧工作,為困難群眾帶去美好生活的希望。
工作組組長陸開朝則以樸實又飽含深情的語言,分享了工作組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昭平縣的扶貧故事:下鄉入戶過程中多次遇險;古稀老人風雨無阻,47次前往昭平與工作組共同開展扶貧工作;困難家庭姐弟互相扶持,在工作組幫扶下擔起家庭重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說:“‘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這場生動感人的分享會正是一次生動實踐。
分享會不僅深刻詮釋了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也如拂面春風為學校、為教師進一步深化思政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帶來了無限啟發。肇慶學院黨委副書記謝冠華表示,這樣一場結合現實、別開生面的思政第一課,對促進當代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更好地服務國家、服務人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接下來,肇慶學院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著力配齊配強思政課教師,大力推進思政課的創新改革,善用社會生活中的鮮活例子上好思政每一課,努力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大學生,為國家、為人民服務。

“我們要用最鮮活的脫貧攻堅故事講好思政課!”肇慶學院教師代表曹和修在暢談體會時表示,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接下來將更系統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積極將脫貧攻堅精神融入思政課堂,講好中國脫貧攻堅故事,講好身邊的肇慶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的脫貧攻堅故事,大力弘揚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鼓勵青年大學生為實現新時代鄉村振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應有力量。
該校教師代表楊雪梅也被扶貧工作者們櫛風沐雨、披荊斬棘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故事深深感動。作為一名高校思政教育者,她表示,在課程思政、科研項目、社會實踐中積極融入脫貧攻堅精神,引導鼓勵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僅向書本學習,更要向實踐學習,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把“作業”和“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在人民群眾的心坎里。

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還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驕傲自滿、松勁歇腳,必須乘勢而上、再接再厲、接續奮斗。
對于即將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見證者、建設者和推動者的青年學子來說,這場只有短短一小時的分享會不僅讓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也加倍激勵了他們未來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扎根基層、奉獻青春、報效祖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覺得我們一定要有扎根基層、奉獻青春、報效祖國的擔當和信念!”老兵劉曉林分享的脫貧攻堅故事讓同為退伍軍人的肇慶學院19級經濟與管理學院嚴冠祺受益匪淺。他表示,作為一名退伍大學生,要時刻保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紀律意識,敢于奉獻、勇于擔當,不懼險阻困難,充分利用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刻苦學習、積極進取,活躍思維并多元化發展,將來能夠更好地扛起新時代大學生的社會擔當,以自身力量譜寫屬于青年大學生的新時代篇章。
肇慶學院19級食品與制藥工程學院黃雨雪則更希望能為鄉村振興作出自己的貢獻。去年以來,她與同學們一起積極參加鄉村“云支教”、基層志愿服務等各類活動,深刻體會到基層工作的艱辛與不易。她在聆聽分享后激動地表示,自己要向多年來扎根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一線的工作者學習,咬緊牙關克服困難挫折,珍惜如今擁有的良好教育資源和時代機遇,更加努力學習,牢記學生本分,將來能夠投身基層,深深扎根在祖國大地上,為祖國的發展建設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
本次活動既是肇慶市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事跡分享會與肇慶學院新學期“思政第一課”,更是該市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創新形式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六進”(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網站)工作的一項具體行動。活動旨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引導大學生深刻認識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對于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意義,以榜樣力量激勵青年學子努力學習,刻苦實踐,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的見證者、建設者和推動者。
個人簡介: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廣寧縣賓亨鎮黨委書記黃捷:
1982年出生,肇慶廣寧人,中共廣寧縣賓亨鎮委書記,長期堅持履行黨委第一責任人職責,團結帶領全鎮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尤其是在抓黨建促扶貧、抓產業促扶貧、抓扶貧干部隊伍培養促扶貧等方面取得突出貢獻。在此之前,他還于2009年被評為“廣東省優秀團支部書記”。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人、德慶縣鳳村鎮新生、棠下、祿村駐村工作隊隊長,肇慶市婦女聯合會家庭和兒童工作部部長劉曉林:
1974年出生,湖北鐘祥人,參加扶貧工作14年,在幫助貧困村實施產業扶貧、政策扶貧和加強農村基礎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此前,在2013年被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評為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優秀駐村干部。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肇慶市鼎湖區駐賀州市昭平縣扶貧協作工作組:
2017年9月組建運作。工作組以“精準對接、精準組織、精準推動、精準成效”四個精準幫扶模式,突出“產業幫扶、發展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勞務協作”3個重點,從講政治的高度開展幫扶工作,助力昭平縣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