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5個省級黨建“雙創”項目,精心舉辦主題音樂黨課,授權學生團隊創立印象硯園文創品牌,在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學科、人才和資源優勢……近年來,肇慶學院堅持黨建引領,厚植“厚德、明智、博學、力行”的校訓沃土,錨定“多科性、應用型,地方性、創新型”的辦學航向,匠心打造集山水、人文、學術、數字、平安于一體的美麗校園,以良好的精神風貌持續推動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向縱深發展。
在今年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肇慶學院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這份榮譽,是對其堅守辦學理念、弘揚奮斗精神、收獲豐碩成果的高度肯定,也標志著該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堅持黨建引領 推進改革發展
黨建是引領精神文明建設的“火車頭”。肇慶學院黨委聚焦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基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積極構建“四三二一”黨建工作新范式,實施“黨建育才工程”,打造“四維一體”黨建“雙創”品牌矩陣。目前,該校有國家級黨建“雙創”項目3個、省級22個、市級8個、校級66個。
肇慶學院還認真實施新一輪高等教育“沖補強”提升計劃,全力推進新校園建設。該校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穩步推進研究生培養工作,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推進學科和科研平臺建設,提升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并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為學校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強化思想鑄魂 培育時代新人
教師黨員帶領全場觀眾齊唱《國際歌》;以獨唱、重唱、合唱的形式表演抗戰經典曲目,再現中華兒女保家衛國的英勇壯舉……近年來,肇慶學院創新舉辦主題音樂黨課,以音樂為媒,引導廣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賡續紅色基因。
這是肇慶學院強化思想鑄魂,著力培育時代新人的生動實踐之一。近年來,該校持續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通過集中輔導、專題宣講、讀書班和交流研討等形式,組織引導師生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融入辦學治校各環節。
肇慶學院注重創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著力推動思政教育與專業實踐深度融合,并通過舉辦主題音樂黨課、燈塔學習會主題團日活動等多元形式,引導硯園學子以創新思維回應時代命題,培育和踐行“有理想、有情懷、有溫度、求卓越”的硯園品格。
近年來,該校不僅立項廣東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項目,還承擔廣東省高校思政課協同創新中心(2024—2026年)建設工作,努力培養堪當時代重任、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深化文明創建 建設和美校園
近年來,肇慶學院建立健全創建全省、全國文明單位的工作體系,不斷深化文明創建工作。該校充分發揮場館育人功能,依托校內藝術場館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美術展覽、藝術展演等活動,凸顯美育浸潤效果。不久前,美術學院、設計學院2025屆畢業創作/藝術展就在肇慶美術館開幕,為市民群眾送上藝術盛宴之余,為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注入藝術力量。
同時,該校持續做好校園環境綠化美化工作,建設具有硯園特色的人文校園景觀,推動創建廣東省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園,推進全國健康學校建設。該校還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和學風建設,倡導奮發向上的良好學風校風。
強化責任擔當 服務社會發展
服務區域發展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職能。在深化文明創建的過程中,肇慶學院強化責任擔當,堅持以肇慶市重大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圍繞肇慶市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著力推進“雙百行動”等重點工作,肇慶學院從縣域發展所需出發,發揮學科優勢、堅持科技賦能,在產業振興、教育提質、綠美鄉建、青年興鄉四大領域深耕發力。該校組建面向地方發展的智庫,組織“百名博士”下鄉和農村科技特派員項目,持續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助力產業發展、鄉村振興。
此外,該校還積極開展社區文明幫扶共建,深入幫扶社區開展文明勸導、普法宣傳、衛生整治和網格巡查等志愿者服務活動,為地方社會發展貢獻硯園力量。
肇慶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校將以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為契機,持續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同時,該校將緊抓“申博改大”發展機遇,堅持“灣區新工科、嶺南新文科、數字新師范”的辦學思路,建設具有鮮明區域特色和影響力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粵港澳大灣區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肇慶學院智慧。
原文鏈接:https://appszb.xjrb.com/html5/2025-07/02/content_145042_2356271.htm?curr=&from=weChat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