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片段在线看,国产人成午夜免免费观看_蓝光免费全集观看

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硯園 > 正文

羊城派 | 全省162所高校黨委書記述職,2024年廣東高校都做了這些工作

發布時間:2025-01-07

1月6日,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召開擴大會議,聽取全省162所高校黨委書記2024年度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并進行評議。會議分為公辦本科高校、公辦高職高專院校、合作辦學和民辦高校三個組別同時進行。各高校黨委書記重點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全國、全省組織部長會議精神、推進實施強基工程行動計劃等方面,按照書面述職和現場述職各半的原則進行述職。相比2023年度,2024年度新增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深圳理工大學兩所高校。

把黨的領導落實到辦學治校的各個方面

2024年,各高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履行黨建工作責任,推進黨建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

中山大學黨委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山大學建校100周年賀信精神上來,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取得新成效。中山大學黨委書記朱孔軍表示,2024年,學校依托國家超算廣州中心、天琴中心等重大科研平臺,開展“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作為第一完成單位,5項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建立內地高校在港首個綜合性研究機構香港高等研究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建設。

同樣迎來百歲生日的廣州中醫藥大學,通過舉辦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為主要內容的系列活動進一步匯聚力量。廣中醫黨委書記陳文鋒表示,學校深化橫琴實驗室內涵建設,高質量落實青蒿援外抗瘧國家任務,構建完善“大思政”“大教務”“大學工”工作格局,高水平通過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打造大學與附屬醫院共同體,持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在粵東西北地區均衡布局。

2024年,廣東醫科大學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將黨建工作優勢轉化為學校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聚焦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增強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能力。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表示,2024年,學校共建附屬佛山婦女兒童醫院、第三師圖木舒克市總醫院、粵西區域醫療中心,其中附屬二院成功晉級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深化有組織科學研究科技創新,創建華為ICT學院和數智健康醫療聯合創新天工實驗室,成立Omega-3科技與產業聯盟,以“新醫科”建設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書記石佑啟提到,2024年廣外聚焦“國家所需、未來所向、灣區所急”,有力發揮黨建把方向、聚資源、強保障作用,實施“五大改革攻堅計劃”,推動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新增6個全國樣板支部、“強國行”團隊;獲批法律、翻譯2個專業學位博士點;首獲教育部科研成果一等獎;獲國家社科重大項目位居全國前30;招生質量大幅提升;文科綜合實力穩居軟科排行榜50強等。

廣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鄭賢操介紹,過去一年,該校在學科建設上,獲批華南地區唯一的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2項;獲教育部年度項目23項,立項數位居全國第八。

廣州體育學院黨委書記米銀俊介紹,2024年,廣州體育學院以黨建引領“申博”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加強建設單位”,體育學科獲批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全國唯一省部共建的國家羽毛球學院落地廣體,足球學院成功立項為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建設的國家足球學院,學校男子足球隊蟬聯全國體育院校足球錦標賽冠軍。廣州體育學院附屬運動康復醫院揭牌,有效推動了體衛領域科技創新。學校發起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東盟體育聯盟”正式成立,助力擴大體育與教育高水平對外開放。

2024年的新高校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結合合作辦學高校實際,創新開展黨建工作。學校黨支部書記趙毅介紹,2024年,學校依據“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原則,優先發展國家急需且港城大擅長的計算機、材料、電子信息等學科,引入港城大優質教育、科創資源,促進灣區一體發展。

以高質量黨建培育高素質人才

2024年,各高校著力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建設,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人才培養工作。

“華南理工大學聚焦‘三位一體’,打出辦學發展‘組合拳’,有組織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持續深化。”華工黨委書記章熙春介紹,該校推構建“AI+思政”大模型,建設并全面應用學生畫像系統,打造“數字輔導員”,激活一校三區“一站式”社區新陣地。學校以超常規舉措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集成電路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建設加快推進,組建工業軟件卓越班、超級機器人“珠峰班”,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首屆新生開學。率先成立新能源領域研究生導師發展中心,入選全國首批人工智能賦能人才培養創新試點高校,在全球布局的離岸創新中心、聯合實驗室強化國際工程人才培養。

暨南大學也在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上“使勁頭”。該校黨委副書記陳瑩介紹,學校堅持以新機制打造人才高地,打造優秀大學生黨員忠信篤敬班“1+10+X”聯動培養體系群,開設5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創新班和1個法學涉外法治人才特色班。同時,全面實施“暨南大先生”培育提升行動,新增兩院院士1人,國家級領軍人才10人;學校計算傳播與港澳臺僑研究創新團隊入選首批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當好傳播中華文化的“火炬手”,全球華文學校聯盟已超2500家,深化對外文化交流合作。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充分發揮學校優勢特長,成立公共政策學院,著手籌建國家人工智能學院,醫學院和校直屬附屬醫院籌建順利推進,音樂學院建設穩步有序。學校黨委書記李學金表示,目前,學校引進超700名優秀國際學者,與全球34個國家、地區的152所境外高校建立實質合作關系,吸引了來自37所合作院校和107名國際學生到校學習交流。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依托“思政與國情教育中心”,打造具有港科廣特色的思政課程?!皩W校創新元宇宙軍事實訓課程內容設計,在2024年新生軍訓中推出‘元宇宙無人機大賽’項目,打造以學校科技特色為基礎的‘現代國防教育’新模式。”學校黨委書記屈哨兵介紹,學校在2024年還成立了共青團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委員會。共青團工作與書院建設有機結合,黨團工作與本科生培養工作緊密結合,培養出一批在社會上有影響、能行走世界、又能服務國家的優秀人才。

作為一所新生院校,深圳理工大學著力打造青年思想引領的重要陣地,創設了一批學院、研究院、書院,初步形成了“三院一體”的育才模式。深圳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朱迪儉介紹,目前深圳理工已建成“曙光”“袁庚”兩家書院,書院在提供學習交流、活動健身等基本功能基礎上,還開辟了黨建宣傳欄和黨建書庫,為學生開展理論學習活動提供指導和保障。

廣州新華學院黨委書記郝登峰表示,2024年,該校增加了40位思想政治課教師,其中有12人是博士或副教授以上職稱,提升了思政教育工作質量;黨建經費投入加大,進一步推動了思政基地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

廣州華商學院黨委書記陳玉歡表示,2024年該校聚焦學校特色的一站式社區和書院制等建設,搭建學校學生全員準CEO的培訓體系;科研水平今年位列全國同類院??蒲懈偁幜Φ牡诙轫憫鞍偾f工程“,學校特別成立廣東省鄉村休閑產業學院,投入近100萬助推增城項目。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黨委書記陳光團介紹,該校率先出臺《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八新”行動方案》,推動學校科技園暨肇慶高鼎端科教創新走廊重點建設項目開工。全鏈條抓實黨建引領學科專業建設,持續加強體育學、民商法學省級重點學科建設。

廣州理工學院全面實施“三全育人”素質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行動五次方”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和“六融合六平臺六保障”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堅持教學相長、因材施教,著重強調實踐導向、應用優先及鼓勵學生創新創業的精神,不斷激發學生的個性化潛能,持續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與層次。“近三年來,學生學科競賽共獲國家級獎項243項、省部級獎項3007項?!睆V州理工學院黨委書記黃圣誠介紹道,自2021年度以來,廣州理工學院已連續三年被評為廣東省民辦高校年檢“優秀”等次。

以黨建推動學科建設

2024年,各高校圍繞學科建設的關鍵問題,以黨建引領開展攻關,切實推動了學科建設和人才培育取得新成效。

南方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張玉潤表示,該校主動對接重大戰略,開展“政校企”深度合作,持續深化港澳辦學辦醫合作,成立“粵港重大精神疾病研究聯合實驗室”等2個合作平臺,以廣州、深圳、佛山為支點,寫好“灣區南醫”大文章。學校依托教育部“一部六院”項目開展科教融匯協同育人戰略合作,大力推進高層次醫學科技創新,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推動“雙百行動”幫扶區域實現市級臨床重點??坪涂h域省級急救平臺“零的突破”,持續用黨的創新思想和理論成果指導引領學校改革發展實踐。

廣東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朱蔚蔚介紹,該校以交叉融合促發展,新增7個創新交叉研究院和人文類研究機構,與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等開展戰略合作,推動醫工融合、理工結合、依工強文;以打造一流學科攀高峰,深入推進“1+2+3”攀撐計劃,加快推進急需學科專業的超常布局,ESI前1%學科達到7個,新增博士點7個;以培養拔尖創新型人才為核心,深化“三位一體 5I并進”人才培養綜合改革,完善科教協同、產教融合、競教貫通人才培養模式。

汕頭大學黨委書記唐銳表示,該校一融雙高走出黨建引領“實踐新路”——實施“高峰/優勢+”學科戰略任務,以“數學+N”“臨床醫學+N”促進學科交叉轉型,1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1%,32位學者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組建64個“雙百行動”服務隊助力汕頭市南澳縣、揭陽市揭西縣提升公共服務、產業發展、規劃設計水平。

2024年,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迎來建校70周年,該校黨委書記張清華介紹,學校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牽頭首獲“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11人入選全球2%頂尖科學家“年度影響力”榜單,牽頭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石化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增1個省重點實驗室;總結凝練出廣油“西遷精神”、評估精神、申碩精神等廣油系列精神,為“申博改大”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有力支撐。

廣州大學黨委書記歐陽謙說,該校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和卓越應用人才分類培養,組建拔尖創新班259個,產教融合育人實驗班13個。2024年新增省、市實踐教學基地8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52項。進一步支撐新興交叉學科和重點優勢學科高質量發展,2024年學校新增博士點4個,新增2個ESI前1%學科。探索學科交叉融合新路徑,組建“人工智能學院”,與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共建產學研轉化中心,增設“智能制造工程”“數字經濟”等專業。

廣州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趙醒村表示,該校聚焦“雙一流”建設目標任務,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五育并舉系統打造拔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畢業生醫學類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位居全國前列。以黨建“雙創”為引領打造擔當有為的干部人才梯隊。學校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持續提升,首次進入“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全國百強,ESI綜合排名首次進入全國前七十,8個臨床??婆琶M入全國前十。

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姜虹提到,該校突出“育新人”,健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針對南科大畢業生留學比例較高的特點,教育引導青年學子“懷著一顆中國心出去,帶著一顆報國心回來”,加強大局觀、集體觀、法治觀、感恩觀、修為觀教育。全面加快“雙一流” 建設,科研成果入選“2023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校長薛其坤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批人工智能學院、入選國優計劃;新增10個博士點,位列全國第一;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自然指數位列全球第25名,創歷史新高。

“學校全力推進‘五大戰略’‘五大工程’‘九項計劃’,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肇慶學院黨委書記謝冠華說,學校獲批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新增6個碩士點,總數達到9個。落實“百千萬工程”“雙百行動”,組建服務團隊對接55個共建項目,賦能四會市柑桔產業增收5100萬元;牽頭“三所學?!焙涂h中質量提升專項,對肇慶、云浮387所學校實施縱向幫扶,構建學校高質量發展與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雙螺旋”發展格局,助力高校、地方互促共進雙提升。

把黨建融入“雙百行動”

2024年,廣東各高校突出“黨建引領”,扎實推進“雙百行動”,把學校建設與廣東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緊密融合起來。

華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王斌偉表示,2024年,學校成立鄉村振興研究院,在信宜市創辦的勵儒高級中學和附屬信宜學校提供近4000個優質學位,助力基礎教育提質增效?!拔覀冞€設立了內地唯一的香港教師研修及交流基地和澳門教學人員研修及交流基地,積極服務港澳教育發展?!蓖醣髠フf。

2024年,廣東技術師范大學不斷提升服務社會能力,成立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教育集團,賦能廣州白云區、河源市基礎教育,幫扶實效不斷提升?!拔覀兇蛟炝恕幽阌性础膭撈放?,圓滿落實‘百千萬工程’典型村規劃編制、‘丹霞山系列歌曲’創作、‘四季仁物,造化三?!盗修r產品IP創新等一系列任務。”學校黨委書記王兵介紹。

2024年,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成立“雙百行動”中第一個城鄉教育共同體——陽西教育集團,與革命老區陸河縣合作共建全省首個全學段整縣域教育共同體——陸河教育集團。“學校1000多名師生奔赴陽西落實共建任務,22支學生青年突擊隊赴陽西開展實踐,340名師范生到陽西支教。”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黨委書記馬衛華介紹。

作為“百千萬工程”的主力軍,各涉農高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特長,把課堂建在農業一線,在推進鄉村振興上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4年,華南農業大學借著“辦學115周年”契機凝聚奮進合力。華農黨委書記李鳳亮表示,華農黨委積極引領廣大師生服務“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與深圳等13個地市和中國農科院、上海交大等16家科研院所全面合作,與省委社工部合作成立廣東社區學院,“無人農場”項目入選教育部鄉村振興示范工程典型案例,開展“萬名學子鄉村大調研”行動。

廣東海洋大學充分發揮學校海洋優勢特色,聚焦涉海種業、海洋牧場、紅樹林保護與修復等領域,加強科技創新。學校主持省海洋牧場適養品種項目9個,獲批國家級水產新品種;獲全國科技小院典型工作案例?!皩W校推動‘魚蝦貝稻畜禽’種業振興,年繁育珠母苗種10億粒、蝦苗約70億尾,破解對蝦種苗‘卡脖子’問題?!睂W校黨委書記楊洲介紹,目前學校已經組建51個專家團隊、27個省級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服務群眾3萬多人次。

廣東的另一所農業特長的高校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則以農村科技特派員為抓手,走出了一條助力鄉村振興的“好路子”。據該校黨委書記翟雪梅介紹,在今年廣東省“百千萬工程”農村科技特派員第二輪重點派駐工作中,該校獲立項202項,參與立項7項,共計209項,位于全省前列,有力助推中央廚房預制菜、開平馬岡鵝、加州鱸魚、湛江荔枝等產業創新發展。

緊抓黨建,推進廣東職教高質量發展

此次共有63所公辦高職院校進行述職。各高職“一把手”表示,在過去的一年中,各校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并基于自身辦學特色,在“雙高”建設、教育幫扶、職教出海等重大項目中,發揮了院校力量,展現了高職擔當。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堅持政治統領,高站位謀劃推動學校中心工作。2024年,番職院申報設置職教本科通過省廳考察,以“優秀”成績通過國家第一輪“雙高”驗收,順利通過省級教育評價改革試點校結項驗收;軟科中國高職排名位列全國第5,其中在培養條件百強榜中位列全國第1,“創新強校工程”考核A類規劃學校排名位列全省第1。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陳杰表示,該校黨建引領學校事業發展跨上新臺階,教科研成果和學生各級各類競賽成績喜人,立項省級、市級質量工程、縱向科研平臺(團隊)及項目89項,學生在技能大賽、“挑戰杯”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60多項;持續服務社會發展,入選“粵港澳大灣區高校院所專利轉化資源庫”首批入庫單位,獲授權專利同比增長72%,服務中小微企業1055家、助力企業產業增值2695萬元。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林海介紹,該校明確“中國特色一流工會高職院?!苯ㄔO目標,形成“高職教育、干部培訓、職工培訓”三位一體辦學格局。該校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按照“工商協同,服務制造業當家;文旅融合,服務人民美好生活向往;老幼結合,服務民生福祉”總體思路,持續優化專業布局。下一步,該校將進一步完善新時代黨建高質量工作體制機制,打造南華黨建與業務建設“同頻共振、雙向奔赴”的標桿案例。

“我校圍繞廣州制造業當家戰略,以省域‘高水平院?!ㄔO為抓手,形成‘智能制造+’辦學格局。”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蔣新革表示,該校積極做強廣州開發區科學城產業學院、做特南沙資訊科技園產業學院,已入選全國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全國產教融合就業競爭力50強。同時,堅持需求牽引社會服務,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優勢,打造省社區教育示范基地9個,榮獲“粵港澳培訓師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全國職業院校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實驗校”,獲評“2024年度高質量就業最佳創新與實踐高?!?。

在教育幫扶方面,多所高職院校主動作為,在“雙百行動”和鄉村振興等重大任務交出了亮眼答卷。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黨委書記羅干政介紹,學院積極服務區域戰略需求,成立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選派優秀黨員干部到連山、梅州對口地區幫扶,1人獲評省全口徑全方位融入式幫扶工作典型人物,1人獲2023年省鄉村振興“優秀巾幗隊員”。去年,廣城職承辦了廣州2024年鄉村CEO培訓項目,并發揮專業優勢,通過數字營銷、紀錄片制作等形式,賦能幫扶地區農特產品的開發銷售、品牌推廣和當地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師生黨員社會服務3386人次,覆蓋全省農業鎮64個,開展服務800余次,培訓技術人員和農民超5萬人次,服務企業和農戶增收3000多萬元。過去一年中,該校在省級“百千萬工程”農村科技特派員立項方面獲得重大突破,占全省高職院校立項數32.73%,位于全省高職院校第一。

“我校投入近100萬元,助力惠來、懷集縣域產業振興?!睆V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趙為民介紹,該校落實“雙百”任務清單,發揮中藥和食品龍頭專業優勢,聚焦南藥種植和特色食品,選派教授團隊駐點幫扶,捐贈市值100萬元醫療器械深入開展醫護技能培訓,助力基層醫療升級。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先祥表示,學校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累計在全國14個省、自治區建立了11個“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及9個順德廚師學院分院,累計開展培訓200多期,培訓學員超1.4萬人次。該校落實國家東西部協作計劃,牽頭廣東五所雙高院校幫扶甘肅培黎職院,指導研制課程教學標準100多門,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19個,取得省級以上教育教學改革成果10多項。

“職教出海”已成為職業教育“熱詞”。不少高職院校摩拳擦掌,積極推動我國高水平職業教育對外開放。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省委決策部署,體現責任擔當。該校黨委書記管雪介紹,佛職院發起創立了融合“中國功夫”內涵與職業教育理念、經驗、技術、標準為一體的“功夫工坊”聯盟,涵蓋77所院校和“出?!逼髽I,服務“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中資企業員工技術技能培訓,已在多個國家掛牌運作。

借船出海,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技術驛站”,牽頭組織編寫金磚國家未來技能課程、競賽、技能標準,積極推進與俄羅斯、巴西等國家高校交流合作,獲“國際影響力建設典范單位”“國際賽事承辦典范單位”稱號。

廣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積極探索“職教出?!保c俄羅斯葉列茨基國立大學、泰國博仁大學等海外院校簽訂合作備忘錄,帶隊前往7所海外中高等院校及國際教育機構開展教育交流,并開設第十七期海外華文幼兒師資班,招收學員29人。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攜手美的集團共建全球制冷中心,培訓30多個國家7500名技術人員,占該企業國外員工80%以上;與廣東中辰科建集團建立了非洲涂料研究院等5個海外職教基地,推廣職業標準、技術標準16項;與泰國吉拉達技術學院合作,在泰國掛牌設立“粵菜師傅學院”。泰國教育部為該校授予“中泰職業技術教育國際合作突出貢獻獎”,中國“友誼勛章”獲得者、泰國詩琳通公主親筆題詞“吉順綿長”。

接下來,廣東高校要這樣干

在會議尾聲,廣東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林如鵬作點評。

會議強調,各高校要以學習宣傳貫徹第28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精神為總攬,切實增強做好高校黨建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推動高校黨建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要加強理論武裝。鞏固拓展黨內集中教育成果,綜合發揮黨的紀律教育約束、保障激勵作用,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長效機制。

要育時代新人。塑造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新格局。加強思政課建設,打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廣東的偉大實踐”精品思政課程。深入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全力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新格局。

要打基層基礎。深入實施強基工程行動計劃,抓好院(系)黨建工作“1+N”制度的出臺和落實。抓標桿強示范,強化典型標桿帶動效應。修訂加強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把黨建工作情況作為評審評價的重要指標。順暢合作辦學高校黨建運行機制,創造合作辦學高校黨建“廣東經驗”。

要抓黨建引領。全方位推進高校黨建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著眼國家重大戰略急需、拔尖人才剛需、理論闡釋必需、對外開放所需,在服務高質量發展、強化人才自主培養、構建自主知識體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彰顯高等教育的支撐力、貢獻力。

要蹚改革新路。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著力構建高質量高校黨建工作體系,推動黨的全面領導具體化、黨建業務融合機制化、全面從嚴治黨長效化,把組織力量、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發展動力、發展優勢。

要嚴紀律作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整治“四風”問題,著力解決高校學術不端、師德失范等問題,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環境。


原文鏈接:全省162所高校黨委書記述職,2024年廣東高校都做了這些工作——


粵ICP備05008891號 ?2025 肇慶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