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肇慶學院的紫荊校道上,櫥窗式設計的硯園創谷總能吸引過路師生的目光。創谷里,被分隔開的辦公區域中,有師生在其中埋首工作或熱烈討論。肇慶學院國家大學科技園中,近百家企業入駐于此,創新創業成果正從理論轉化為發展實效。

硯園創谷。肇慶學院供圖
學校先后獲評“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薄叭珖鴦撔聞摌I典型經驗高?!薄V東省創業孵化示范基地。今年,第十八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將在硯園舉辦決賽……
這些都是肇慶學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以下簡稱“雙創教育”)成效的重要展示窗口。近年來,肇慶學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將雙創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了一批批敢闖會創的青年創新人才,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和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的雙螺旋發展格局注入了蓬勃動力。
頂層發力 筑牢雙創育人根基
近期,肇慶學院《廣府金繡——學府文創賦能留守婦女助力鄉村振興的先行者》項目入圍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決賽。廣府金繡項目成立以來,在學校的大力支持指導下,立足地方特色不斷革新,獲獎、獲專利眾多,如今更成為了留守婦女“家門口”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廣府金繡”項目團隊開展社會實踐。肇慶學院供圖
學校2021級車輛工程專業學生段皓然注冊成立深圳市恩然科技有限公司,吸納來自不同二級學院的30余名學生組成多元化創業團隊,致力推動農業發展與直播電商融合,以新科技賦能傳統農業。
無論是不斷擦亮品牌、有力賦能鄉村的廣府金繡項目團隊,還是從車輛工程專業到“跨界”闖進現代農業發展賽道的學生段皓然,他們的勇氣信心和專業知識,都來自學校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更得益于學校對深化雙創教育改革的科學規劃與謀篇布局。
肇慶學院黨委書記謝冠華強調,推動創新創業,學校要發揮出引領性作用。肇慶學院始終將創新創業教育置于戰略發展高度,以系統化設計與分階段推進構建全鏈條育人體系:成立創新創業學院統籌全局工作,頒布《肇慶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構建“一核兩翼三階四融合”特色培養體系;聚焦“新工科”“新文科”建設前沿,推進學科交叉創新,推進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深度互嵌,培育復合型人才;構建創客空間開展啟蒙教育、創新創業學院園區推進項目孵化、科技園實現企業化運作的三級進階式實踐載體,形成“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三鏈融合的雙創育人格局。
肇慶學院年均投入逾百萬元專項資金,精準支持師生雙創實踐,推動每年近200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設立8門特色課程,組建菁英班,構建“必修+選修+實踐+研討”四位一體的雙創課程體系,滿足學生創新創業學習需求。2024年,學?!秳撔聞摌I教育課程》獲評廣東省高校就業創業特色示范課程。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獲評廣東省高校就業創業特色示范課程。肇慶學院供圖
如今,肇慶學院已從多個維度夯實雙創育人的“四梁八柱”,也已把雙創基因深植校園自然人文、教育教學與科研實踐三大場景,培育了學生知行合一的雙創價值體系。
厚植沃土 滋養雙創成果生長
樹木參天需要沃土滋養。深化雙創教育改革,肇慶學院將夯實平臺建設作為重要舉措持續推動。
校內,肇慶學院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主體園區,和文化創意園、電子商務園、中巴軟件園、創客方舟及硯園創谷五個功能區,打造“一園五區”孵化生態,承載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機制、模式和路徑。

國家級大學科技園。肇慶學院供圖
大學科技園是我市唯一同時具備“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雙重榮譽的科技創新平臺,近年已成功孵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2家。晟合微電子(肇慶)有限公司是其中的典型成果。該公司在軟硬件知識產權方面申報超過100項IP專利,也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組織開展“研學游”活動 雙創人才培養。肇慶學院供圖
新落成的硯園創谷兼具項目孵化加速器與大學生雙創教育示范基地雙重功能。“進駐團隊既能獨立辦公,又能在與其他團隊師生的交流碰撞中跳出專業局限的創新火花,提升資源整合和團隊協作能力?!闭貞c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葉非華說,地方院校單學科優勢有限,學校推動雙創教育注重以“交叉學科”“組團作戰”破解“單兵困境”。首批入駐創谷的雙創團隊項目涵蓋人工智能、無人機、新材料等領域。
“進駐創谷后,我們的端硯文創產品得到更好的展示,項目也得到了更好發展。”《紫玉生輝——古端硯新活力》創新創業項目團隊負責人、藝術設計專業研究生李娜說,項目主要圍繞端硯文化進行設計并生產相關的文創產品,目前已結合文學作品、肇慶名勝等內容開發出三套端硯文創產品,推出市場后也受到了師生與消費者的喜愛。

“紫玉生輝”團隊硯園創谷工作室。肇慶學院供圖
校外,肇慶學院與我市五個創新創業空間載體達成戰略合作,并與企業建立580多個產學研合作基地,助推產教融合。此外,學校還攜手校友企業與四會簽訂“雙百行動”產學研深度合作框架協議,發揮人才科技優勢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依托鄉村美學工坊賦能鄉村風貌提升、傳統村落保護活化,在積極參與縣域發展深度轉型、助力“百千萬工程”的同時,進一步延展拓寬師生校外雙創實踐平臺,助推校內學習與校外實踐有機融合,力促雙創成果落地轉化。
實戰“練兵” 以賽促教促學促創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既是展示創新成果、實踐創業理想的競技平臺,也為雙創人才培養提供多維度成長支撐。
以戰代練,全面提升。肇慶學院充分發揮大賽引領作用,將高水平創新創業競賽作為深化雙創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精心打造“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雙創教育長效工作機制,讓師生在實戰中“練兵”,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5月17日至19日,第十八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將在肇慶學院打響。省“挑戰杯”是省內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青年科創賽事之一。大賽首次來到肇慶、走進肇慶學院的背后,既是對肇慶學院乃至肇慶市雙創教育生態建設成效的認可,也意味著學校雙創教育已進入省級關鍵賽道。

肇慶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作品成果展火熱舉辦。肇慶學院供圖
乘借辦賽東風,學校深度對接兄弟院校競賽培育體系,系統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為雙創教育實現縱深發展注入鮮活動能。針對學校晉級省賽決賽的10個主體賽項目和5個專項賽項目,全校上下則以“精準輔導+實戰演練”雙軌并進,協同推進參賽項目質量升級,全力沖刺賽事獎項突破,真正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

邀請專家開展路演答辯及演講禮儀培訓。肇慶學院供圖
據統計,近年來,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挑戰杯”等高水平賽事中,肇慶學院累計獲得國家級、省級以上獎項超過70項,雙創教育成果喜人。
| 肇慶學院創新創業實踐風采
肇慶學院2005級國際貿易專業校友李祈霖:本科求學深受觸動 職業選擇自此啟程

李祈霖。肇慶學院供圖
廣東三寶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寶新材”)是專業從事生產銷售濕磨合成云母粉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生產的合成云母產品占據全球市場較高份額。李祈霖,正是三寶新材的董事長。
“大三時,國際營銷學專業課上,老師深入淺出的授課讓我感受到了市場營銷的魅力。”在校園創新創業氛圍和課堂學習的激勵下,他系統自學營銷課程并赴海外深造,他說,本科時期的求學經歷,是他職業選擇的起點,也對他后來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2011年執掌企業時,李祈霖直面企業“以產定銷”的傳統理念桎梏,他的所學所悟讓他意識到,“以市場為導向企業才能實現更高質量發展?!背浞至私馐袌鲞\作情況后,李祈霖對公司進行改革換血。
他還依托自身在合成云母生產技術方面的技術積累,持續加快工藝技術的研發創新,不斷創造新需求以爭奪存量市場、開發增量市場。
在他的帶領下,公司登陸新三版、實現大轉型,再次煥發新光彩。
肇慶學院2003級物理專業校友孔凌:大一勇闖創業路 搶占低空經濟發展先機

孔凌。肇慶學院供圖
由孔凌創立的廣東凌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凌飛航空”)是肇慶成長起來的一家專注無人飛行器研發、設計、制造的高成長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我自小便對航空模型感興趣,大學時期我結合專業知識嘗試制作航空模型。”孔凌說,得益于學校營造的良好學習環境和創新創業氛圍,大一那年,他就以設計制作航模飛機的方式,開啟了創業之旅。
2019年,孔凌正式成立凌飛航空。隨著低空經濟興起,敏銳的孔凌根據市場需求變化,早早把企業的發展機型逐步調整到應用需求量更大更廣的新型低空物流運輸、即時配送等方面。同時,他注重強化產品研發力度,以創新助推企業發展。
凌飛航空也積極與肇慶學院溝通對接,深化產學研合作、為學生參加無人機項目競賽提供技術指導、為畢業生就業見習提供機會,推動校企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琢枵f,“肇慶學院是我的母校,我希望能夠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公司與母校發展實現共贏?!?/p>
肇慶市硯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立足科研成果 打造硯園特色飲品

硯初團隊。肇慶學院供圖
在“雙百行動”的號召和肇慶學院深化雙創教育改革、大力培養雙創人才的規劃部署下,由肇慶學院食品與制藥工程學院院長汪洪武教授帶領學生組成的藥食同源資源開發與利用服務隊積極對接四會市,與當地企業合作開展“柑桔精深加工”項目,協助企業研發出涵蓋鮮果、NFC果汁、柑桔精油、柑桔膳食纖維、柑桔奶昔、桔子酒等六大產品的“一果六聯產”模式,顯著提高柑桔附加值。
汪洪武說,“目前,我們的團隊已從前期的研發創新,轉入到推進創業項目階段?!闭貞c市硯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硯初”)應運而生,公司得到了長足發展。硯初負責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大四學生陳琮霖表示,他們的產品已獲得學校品牌授權,將更快獲取師生的品牌認同感,還將有利于他們依托“校園情懷”快速打通校內銷售渠道。
目前,硯初已聯合柑桔精深加工團隊,和四會一企業達成深度合作,三方將通過“校企合作+代工+創業”模式整合資源,共同開發硯園風味桔絡奶昔、沙糖桔系列果飲等產品。
“印象硯園”文化創新項目:跨學科多領域聯合 打造硯園文化靚麗名片

印象硯園。肇慶學院供圖
以硯園標志性建筑為靈感設計的金屬書簽,獨具硯園特色的校園文化衫……一支由在校生組建的“印象硯園”文創團隊以硯園文化、硯園故事為核心,研發設計和生產各類文創產品。
團隊負責人、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大四學生王鈺萍介紹,團隊成員來自不同學院和專業,是一支“跨學科、多領域”的隊伍。團隊進駐創谷,獲得學校官方平臺的宣傳助力和文創品牌的官方授權,“得益于學校的支持和團隊的探索,我們已逐步構建起線上線下雙渠道運營模式,還依托創谷及倉儲空間,進一步完善了線下運營體系?!?/p>
如今,作為官方授權品牌,“印象硯園”文創已積累一定的知名度,日常既能穩定承接校內訂單,又能依托線上平臺面向社會銷售特色文創產品。團隊還憑借獨特的設計理念與優質的產品服務與部分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實現了項目的自主運轉與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