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片段在线看,国产人成午夜免免费观看_蓝光免费全集观看

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硯園 > 正文

西江日報 | 肇慶學院5000余名學子開展暑期實踐 以青春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4-08-20


今年暑假期間,肇慶學院組建了300多支實踐隊伍,參加2024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5000余名志愿者分赴肇慶各個縣(市、區),以及云浮、清遠、佛山等地,在廣闊的社會課堂上提升自我,為推進“百千萬工程”及“雙百行動”建設貢獻青春力量,書寫“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青春華章。 


挖掘當地傳統文化

打造城鄉創意IP

肇慶學院實踐團積極探索地方文化傳承的新方式,通過實地考察、人物專訪、細致調查研究、創意IP打造及專業拍攝宣傳等,深度挖掘并傳承了肇慶及其周邊地區獨特的人文底蘊,為肇慶地方史料整理、文旅事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7月11日至18日,肇慶學院高要區“古郡新顏·文韻青傳”鄉村振興促進實踐團來到高要區白土鎮,運用在校期間所學專業知識,深入探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當地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注入新的活力。

肇慶學院四會市石狗鎮繪“蘭”圖實踐團,積極探索“互聯網+蘭花文創”創新模式,精心制作精良的微視頻,通過生動形象的視覺呈現,幫助當地花農深入挖掘蘭花特色產品的潛力,開發品類多元的文創產品,為鄉村經濟增長注入動力,也為鄉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7月13日至17日,肇慶學院四會市黃田鎮“紅韻智興”實踐團深入調研黃田鎮的鄉村文化,挖掘當地的紅色文化、竹編文化、民俗文化等,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發展鄉村文旅數字融媒體,帶動黃田沙糖桔的銷售,助力當地農產品產業發展。


培育新質生產力

助力產業發展

肇慶學院廣寧縣木格鎮“百香果興農”實踐團來到木格鎮,調研該鎮百香果產業發展情況,并結合自身專業優勢,為當地百香果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該實踐團深入了解當地百香果產業的發展現狀、產業鏈條、市場需求等,根據調研結果,制定了針對性的技術指導方案,包括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等。同時,實踐團的老師現場指導,幫助果農解決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與對策,以提高百香果的產量和品質,實現增收。

為了拓寬百香果的銷售渠道,實踐團利用互聯網平臺,幫助果農進行直播帶貨,讓果農直接面對消費者,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肇慶學院四會市黃田鎮“沙糖桔精深加工技術服務”鄉村振興促進團,為促進沙糖桔精深加工,早于去年7月成立了黃田鎮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基地,采用“鎮+企+校+隊”多方聯動運作模式,開展三年結對,長期跟進,致力于解決黃田鎮鄉村振興所需、產業發展所困,讓青年學子的專業知識和青春創意在田間地頭“落地生根”,為鄉村振興持續“輸血”“造血”。

肇慶學院食品與制藥工程學院結合實際,以“沙糖桔精深加工技術服務”項目形式開展合作,以沙糖桔全產業問題為導向,通過“政府+高校+基地”的政產學研合作模式,提升沙糖桔加工技術,踐行大食物觀,賦能四會沙糖桔高質量發展。


賦能鄉村教育

照亮孩子前行路

肇慶學院學子助力鄉村教育,用支教照亮鄉村孩子的前行路。他們深入偏遠鄉村學校,積極探索支教新模式,為鄉村教育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暑期班上,大學生志愿者組織美術、體育、音樂、朗誦等趣味課程,讓當地少年兒童在實踐中感受樂趣,發現自我潛能;課外,組織安全教育、黨史宣講等活動,為少年兒童提供學習新知識、培養新技能的平臺。

肇慶學院“夏令青行·文韻日新”鄉村文化保育實踐團,來到云浮市云城區開展主題為“教育助力振興,少年啟航未來”鄉鎮學校兒童暑期實踐活動,課程設置涵蓋安全主題教育、心理輔導、音樂、美術、體育等多個領域。同時,通過宣傳和調研走訪,展示學生的社會實踐成果和經驗,傳播有意義的故事和人物。

實踐團通過搭建城鄉教育交流平臺,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聚焦鄉村教育發展,將知識、文化、科技帶到農村,以青年力量助力當地教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原文鏈接:http://xjrb.xjrb.com:8200/epaper/xjrb/2024/08/19/A07/story/4373196.shtml)


粵ICP備05008891號 ?2025 肇慶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