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片段在线看,国产人成午夜免免费观看_蓝光免费全集观看

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硯園 > 正文

南方+|釋放綠色科技動能 肇慶學院這個省級實驗室成效初現

發布時間:2025-06-25

自主研發系列環保型水滑石化合物,從源頭消除重金屬污染,破解新材料領域“卡脖子”難題;立足“基塘農業”原生態系統,構建“漁養—家禽—果蔬—塘田”低碳、健康、高值農業新范式……

近年來,位于肇慶學院的廣東省城郊生態環境與低碳農業重點實驗室,緊扣國家“雙碳”戰略與鄉村振興主線,在粵港澳大灣區西部生態屏障核心地帶,持續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釋放綠色低碳科技動能,成為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力量。

聚焦綠色轉型,構建生態農業雙支撐體系

2020年,省市共建設立廣東省環境健康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2023年12月,實驗室通過項目結題驗收;2024年8月,實驗室獲批更名為廣東省城郊生態環境與低碳農業重點實驗室,圍繞“城郊生態環境保護”與“低碳健康高值農業”兩大研究方向系統推進科研攻關。

實驗室負責人袁國棟教授在指導學生

在城郊生態方面,實驗室圍繞污染控制與資源安全,聯合材料、化工等學科的力量,研發聚氯乙烯建材的重金屬污染物源頭消除、涂層材料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源頭減量的環保技術,減少污染物進入大氣和河流,保障西江流域水源安全。

聚氯乙烯-水滑石及環保涂層材料的應用場景

在低碳農業方向,實驗室立足“基塘農業”原生態系統,集成光能、水體、生物與土壤資源的高效利用模式,推動綠色種養、資源循環與農產品附加值協同提升。

該實驗室聘請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永官等12位海內外著名專家擔任學術委員會成員?,F有來自資源與環境、農學、化學、生物學、食品與制藥、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教授博士51 人,建有 2500 平方米專屬研究平臺,并與企業共建 3 個產業化基地。

為激發創新活力,實驗室參考國際經驗,推行“邀請制”開放課題制度,為青年客座研究員配備專項經費與科研資源,聚焦關鍵技術協同攻關,已推動 6 項課題發表 SCI 論文 18 篇,形成科研成果與人才培養“雙產出”的良性機制。

“實驗室聚焦服務區域綠色低碳轉型與鄉村振興國家戰略,打造生態安全保障與現代農業升級雙重科技支撐平臺?!睂嶒炇蚁嚓P負責人介紹,實驗室自成立以來,秉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依托學科交叉融合優勢,在人類活動與土壤圈、水圈、生物圈交互作用強烈的北回歸線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業服務、科學普及以及人才培養工作,助力制造業和農業的減污降碳擴綠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可持續發展。

“三大成果”轉化,全鏈條服務區域發展

作為農業大市,肇慶糧食、水果、蔬菜、水產、畜禽、南藥6個產業集群超百億元,2024年農林牧漁等總產值達800億元,穩居全省第三,正持續建好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讓更多綠色優質農產品端上港澳廣深餐桌。

聚焦區域發展所需,該實驗室與當地省級龍頭企業浦特農業、德邦堅農業等共建生態試驗站,開展生物炭、芡實塘田種植、生態漁養等技術集成示范。通過荔枝枝條生物炭還田,實現年固碳 21990 kg/hm2,顯著高于傳統還田方式;芡實塘田種植 60 年底泥土壤有機碳含量達 46.1 g/kg,展現出顯著的碳匯潛力與長期固碳能力。

當前,該項目助推企業入選廣東農業企業品牌價值Top 50和農業企業 50 強潛力榜,形成涵蓋種植、養殖、加工、電商、文旅融合的低碳、健康、高價的產業集群。

面對新材料領域“卡脖子”難題,實驗室聚焦制造業降污減碳需求,自主研發系列環保型水滑石化合物,作為 PVC 熱穩定劑替代傳統鉛系助劑,從源頭消除重金屬污染。同時,研發出的水滑石—有機硅復合環保涂層材料,突破附著力與耐候性技術瓶頸,具備耐腐蝕、耐鹽霧、隔熱等多重功能,廣泛應用于高鐵、船舶、軌道交通、家電等領域,填補國內空白,推動產品實現軍民兩用。

據悉,項目相關技術已在中山華明泰、肇慶千江等企業成功轉化,近三年累計銷售額超過 14 億元,為灣區綠色制造注入強勁動能。

此外,實驗室還緊扣“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目標,系統推進政策咨詢、科普宣傳與人才培養。實驗室參與編制了《肇慶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其已成為《廣東省碳達峰實施方案》的組成部分;實驗室應邀編寫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引(試行)》,助力肇慶進入住建部垃圾分類考評全國第一梯隊。通過政策咨詢、專業培訓、線上直播、社區宣講、第三方評估等多元形式,實驗室累計服務人群超過 22 萬人次,提升了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雙碳”認知水平。

同時,實驗室還構建“海外名師—碳中和科教團隊”、率先開設了“碳中和”微專業,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體系、技術路徑與商業模式,致力于培養兼具專業素養與社會責任感的復合型應用人才。首屆76名學生在就業與深造中展現出強勁競爭力,為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轉型提供人才支撐。

實驗室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廣東省城郊生態環境與低碳農業重點實驗室將繼續以服務大灣區為使命,聚焦綠色農業、低碳制造與碳匯管理三大方向,研發關鍵技術、推動示范成果、培養青年人才,助力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區域可持續發展?!?/p>


原文鏈接: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6/24/c11434051.html?colID=81&firstColID=27124&appversion=12510&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81&date=&layer=3

粵ICP備05008891號 ?2025 肇慶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