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肇慶市教育系統“兩優一先”評選結果揭曉,我校離退休黨總支書記藍世光獲評為其中的“優秀黨務工作者”。
從1992年至今,藍世光已經在離退休工作辦公室這個部門工作了29個春秋。一路走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和離退辦的同事一起,成為了老黨員老同志的“守寶人”。

藍世光在工作中
初心指引入黨路
父親是離休干部、解放戰爭的老戰士,母親是游擊隊的地下通訊員。藍世光從小便受父母耳濡目染的熏陶,入黨的種子在心里生根發芽。
但是,藍世光的入黨之路卻有點曲折,仿佛注定了要接受更多的心靈和意志上的考驗。1981年,大學一年級的藍世光向黨組織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但是,直到1998年,他才開始接受黨組織談話。1999年,他成為了預備黨員,2000年正式加入了黨組織。自1981年提交第一份入黨申請書起,藍世光從來就沒有動搖過。
18年間,藍世光在入黨之路上經歷了長時間的等待,更經歷了身體上出現的病痛。然而,這些都沒有壓倒他入黨的決心。1986年,他的眼部做了手術,就在視力尚未恢復的情況下,他仍然以口誦的方式讓哥哥幫忙抄寫入黨申請書。他說:“入黨之路很不容易,碰到過身體的打擊,碰到過思想的波動,碰到過年輕時代的不懂事,是父母以身作則的熏陶、黨員干部身先士卒的影響,讓我有了深切感悟,讓我堅定了入黨的意愿。”
使命照見責任感
“送學上門”是離退休黨總支服務廣大離退休老同志的一大活動。無論老黨員們住在哪里,藍世光都會和同事把學習材料送到他們的家里,讓老黨員始終感受到黨一直在他們的身邊。
學校現有離退休教職工573人,其中中共黨員243人。以黨建帶動管理和服務,是藍世光強調的離退休黨總支的工作中心。
但離退辦開展工作并不一帆風順。幾百位的離退休老黨員,有著年齡、健康狀況的參差不齊,此外,退休黨員住所分散、溝通效率不高等問題,也使得黨總支的工作難以開展。談及如何做到有條不紊地做好多項事務時,藍世光感慨萬分,他用手點了點手上的資料,說:“首先要明確目標任務,分出輕重緩急,再規劃一定的措施,有了合理的方案,才可以開始貫徹到每一處去。”
近年來,藍世光每年要代表學校走訪慰問200多名老同志,這個工作量可不小,對此他說:“離退辦的我們就要武裝好五樣東西:‘愛心、甜嘴、鐵腿、鋼腰、勤手’。我們要讓老同志們‘離崗不離黨,退休不退色’,始終感受到學校對大家的重視。”
結語:明年就是藍世光在離退休黨總支工作的第三十個年頭了。因為心中有理想,所以腳下有力量,他至今仍然保持著對離退休黨總支工作的熱愛和擔當。他不忘自己勤懇工作,也不忘對年輕一代的教育——事實上,他同時還兼任我校關工委副主任的職務——他經常以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句話寄語青年一代:“你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未來寄托在你們身上。”

藍世光(左五)和離退休老黨員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