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盾 通訊員 陳前 陳偉林 肖娜)“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2012年畢業之際,劉潔主動參加西部計劃,期滿一年后,申請到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中學當教師,把青春綻放在海拔4000多米的講臺上。如今,她扎根西部八年。肇慶學院每年都有一批像劉潔這樣的學子響應國家號召,參加援藏支教、“三支一扶”等。
這是肇慶學院建校50年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縮影。學校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職能部門分工負責,根據問題、創新、特色的育人導向,建立健全協同融合機制,推進全員育人協同協作、全過程育人貫穿始終、全方位育人滲透拓展,努力實現人人、時時、處處育人。
“黨建+育才”畫好育人“同心圓”
肇慶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2018級學生李純(化名)因為學業受挫,心理壓力大,萌生退學念頭。作為帶班黨員,學校就業指導處年輕黨員干部黃瑛變身“暖心姐姐”,找李純談心談話,鼓勵她積極面對困難。
近年來,肇慶學院發揮機關黨員的業務優勢、能力素養,選派400多人次機關黨員干部擔任大二年級帶班老師,引領大學生成長。學校各二級學院黨委委員參與到大四年級帶班中,努力幫助畢業生順利畢業、盡早就業。
如何用黨建凝聚全校教職員工育人合力?肇慶學院黨委書記曾桓松介紹說,學校按照一年級打基礎、二年級促發展、三年級強素質、四年級助成才的黨建著力點,開展“全面實施黨員帶班,全程引領學生成長”的黨建育才工程,建立覆蓋大一至大四年級的帶班體系,有機整合全員育人力量,引導二級學院黨委委員、黨員導師、機關黨員、學生黨員等勇挑“思政擔”。
作為大三年級帶班導師,肇慶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博士謝春生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他不僅堅持每兩周給大創課題組開會,還手把手指導學生做實驗,引導學生坐好科研“冷板凳”。
肇慶學院校長吳業春介紹說,學校選派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黨員骨干教師,擔任大三年級學生導師。他們以德為先,做學生的引路人;以素質為重,做學生的學業導師;以關愛為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學校還以高年級學生帶班黨員為抓手,推進朋輩育人工作。十年來,近2000名學生帶班黨員參與到大一年級帶班工作中。
近年來,肇慶學院黨建育才工程入選廣東省委教育工委高校抓基層黨建創新“書記項目”庫、省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精品項目。2015年,該工程入選全省高校優秀書記項目。
“學院+書院”促進全過程育人
“今年,跆拳道團隊在廣東省賽選拔賽中獲得16金的佳績。”在肇慶學院博學書院社團導師姜傳同看來,這得益于書院打造多樣化的文化平臺和品牌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學院負責學生的專業學習,書院負責學生的文化和通識教育,譜寫協同育人‘大合唱’。”曾桓松介紹說,自2009年,學校就秉承“學生在哪里,育人的陣地就在哪里”的理念,按照“學科專業學院制、生活社區書院制”的思路,探索書院制,推進全過程育人。
“博學書院圍繞‘心育’特色,積極開展生命意義教育等通識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吳業春表示,借助書院制這一“育人新引擎”,學校將學生宿舍社區化,開設系列通識課程和公選課,促進課外教育與課堂教育結合、人文素質與專業教育融合,努力實現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同頻共振”。
目前,肇慶學院已建成厚德、明智、博學、力行、蘭蕙五大書院。一書院一特色,每個書院通過打造不同文化品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書院成為提升學生發展能力的課堂、落實精細育人的平臺。
肇慶學院還引導書院建立專職育人團隊,通過分層次引領和個性化指導,提供更專業細致、貼近學生內心、融入學生生活的管理服務。書院配備專職導師,為學生提供人生規劃等全方位的指導。各書院還努力營造“在書院發現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的氛圍,學生是育人受益者,也是參與者。
“文化+實踐”傳遞青春奉獻的火炬
如何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學生的心靈?肇慶古稱端州,有中國硯都的美譽,包拯曾在此為官。肇慶學院與肇慶市文廣新局充分發掘地方特色歷史文化,共同創作《青天之端》這部廉政大型文化音樂劇,引導學生向善向美。
“做好高校思政工作,更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曾桓松表示,肇慶學院立足地方文化底蘊,重點打造以筆墨紙硯為主要元素的校園文化,建成文筆峰、翰墨池、國硯廣場等校園文化景觀,構建環境育人的浸潤體系,帶動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近年來,肇慶學院聚焦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等關鍵領域,深耕細作、多點發力。學校還有效聯結匯聚各領域、各環節、各方面的育人資源,構建協同并進、綜合融通的全方位育人模式。
“我們走進農村,用專業知識為鄉村振興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肇慶學院美術學院2017級學生王興建學以致用,連續三年參加“三下鄉”活動。學校每年有6000多名學子投身“三下鄉”活動,開展科普惠農、教育幫扶等。
吳業春介紹說,肇慶學院將“三下鄉”活動作為大學生思政教育重要平臺,讓思政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檢驗所學、認識社會、砥礪品格、磨煉意志、升華思想。學校先后19次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
2017年,肇慶學院美術學院學生杜錚成為第一批赴西藏林芝市墨脫縣支教的隊員,用專業知識帶領當地學生發現美、體驗美、創造美。畢業后,他又選擇去林芝支教,簽約八年。大三學子杜旻蔚受到師兄師姐的感召,報名成為第六批赴墨脫支教的志愿者。三年來,肇慶學院一屆又一屆高年級優秀師范生上演著教育援藏“接力賽”,傳遞青春奉獻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