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教師教育改革 助力鄉村教師發展
整潔的衣著、整肅的儀容——這是肖起清給同事和學生的印象,也是他對師范生的要求。他堅守教師教育的職業初心和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在肇慶學院師生中有口皆碑。
教師教育是教育的基礎性工作。在國家課程、教師標準改革和廣東省“新師范”建設等背景下,教師教育改革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戰略。肖起清說:“教師強則教育強,教育強則國家強。我期待這個樸素的教育理想,也是千千萬萬教育工作者的理想,能夠在廣東這片熱土上實現。”
讓教師教育改革“動起來”
2010年,在肇慶學院時任校長和飛的邀請下,肖起清來到肇慶學院參與學校教學工作。他有一個期望,改革教師教育,讓教師成為最好的職業。
2011—2012年兩年間,國家教育部針對教師教育改革相繼頒布了《教師教育課程標準》《教師資格考試標準》和《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
從讀大學開始,肖起清就關注教育、關注教師,本碩博和工作都從事教師教育相關科研和實務。憑借長期在一線工作的經驗,他認為教師教育改革的“時機成熟了”。
作為一所以培養基礎教育師資為辦學傳統的地方院校,肇慶學院有條件當一個“闖將”。該校經過深入分析,對全校師范生教育職能進行了合并重組,建立了教師教育工作專職機構——教師教育學院,并由肖起清擔任院長。
在肖起清和團隊的努力下,肇慶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設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師范生技能訓練與測試標準、師范生實踐工作標準。2014年春季學期,該校創辦了省內有影響的未來卓越教師硯園班,堅持“以職業導向為主體、兼顧學術導向和興趣導向”的辦學理念,建立了“二次選拔制、小學期制、雙導師制、多學科制、研修制、游學制”,為廣東基礎教育培養優秀教師的種子,形成了頗為豐碩的改革效果。
把鄉村教師“請上來”
有一次,肖起清到肇慶懷集縣冷坑中學調研走訪,該校副校長向他“報喜”:那年的高考,學校4個班142人參加高考,有4名學生考上了二本,創歷史最好成績。
聽完后,肖起清暗下決心,要實實在在地為基層的中小學做點實事。在他親自參與和推動下,2016年6月,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建成落戶肇慶學院,成為省內鄉村教師實現職后再教育,促進專業發展的重要抓手。
肖起清做了一個統計,2017年到該中心培訓的100名鄉村小學校長中,有27名從未換崗,從未走出農村,由此折射出的鄉村教師“老齡化”、底子薄、對現代教育理念的接受程度相對滯后等問題依舊突出。“提升一個鄉村教師,可能就改變了幾十個鄉村孩子的命運。”肖起清說。
肇慶學院有一棟修葺一新的4層樓宇,近3000平方米的教師培訓空間,配備先進的教學信息一體化設備和豐富的教學資源。這就是依托肇慶學院建設完善的全省首個省級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按照設計,這里要實現教師教育的“四個化”:教師教育專業化、培養目標卓越化、職前職后一體化、協同育人開放化。
2017年12月,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王定華到該中心調研參觀后非常肯定肇慶學院的做法,希望各地各師范院校都來學習肇慶學院的做法,讓各級教師發展中心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再到星羅棋布,培養人民滿意的好教師。據悉,2015年成立至今,到該中心受訓人員近3500多人。
鼓勵師范生“沉下去”
今年,肇慶學院大三學生吳錦蕓在懷集縣第二中學(以下簡稱“懷集二中”)頂崗實習,像她這樣主動要求到偏遠山區學校支教的學生還有很多。在肇慶學院的直接幫扶下,這所學校的教學質量有了顯著提高。
2012年,肇慶學院與懷集縣政府簽訂協議,創建了第一個教師教育改革創新試驗區。肇慶學院主導建立了“大學+地方政府+中小學”的協同育人合作模式,在這種合作中,肇慶學院和各縣人民政府按1:1分擔學生實習產生的各項費用。
6年來,肇慶學院不間斷地往偏遠農村地區中小學輸送頂崗師范生,先后派出1599人次到懷集縣各個薄弱鄉村中小學頂崗實習。在半年實習鍛煉下,絕大多數學生沉下去、留下來,為農村基礎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
在肖起清的直接推動下,這種協同育人模式不僅拓展到封開、德慶、廣寧等山區縣,肇慶學院又相繼開創了封開、廣寧、德慶3個縣級教師教育改革創新試驗區,先后有近2500多人次的優秀師范生到試驗區進行頂崗實習。
不僅派學生下鄉,面對鄉村中小學特別是音體美學科老師稀缺的情況,肖起清在有需求的學校設立了專家工作室,派專家駐校為學校教育開方子、獻良策。此外,肇慶學院在位于珠三角的中山古鎮鎮、橫欄鎮、大涌鎮等地開辟了教師教育協同育人合作區,在全省先后建立了200多個實習合作單位學校,為師范生創造多元化的實習選擇。
肇慶學院的教師教育改革引起了全國各地的關注,得到了國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的高度認可,特別是近兩年來,前來參觀考察的全國各地的教師教育類高校就達200多所,教師教育的肇慶探索逐漸走出廣東。
面對這種發展局面,肖起清說,個人的力量還很渺小,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還需要國家政策大環境和學校事業大平臺做保障。“教師職業始終有一種情懷,要給足學生選擇的空間,也要保留他們面向基層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