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基層黨建,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基礎工程。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聚焦廣東基層黨建工作的改革亮點和創新經驗,《南方》雜志啟動《黨建微創新》系列全媒體專題,通過報道“小切口,有實效”的基層黨建改革樣本,推動廣東繼續發揮黨的建設在新時代的核心和統領作用。

《南方》雜志全媒體記者丨莫群
成立鄉村振興專項事業共建黨小組、設置村務人才工作共建點……近日,肇慶學院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黨委在德慶縣九市鎮洞寮村啟動了一項全新課題:鄉村振興聯合共建。
通過加強黨的建設,引領村務人才培養、產業提升等工作,肇慶學院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黨委和九市鎮黨委、洞寮村村委結成共建關系。而這一系列探索,只是肇慶學院助力鄉村振興全局思考與實踐的一個縮影:構建政地校企四方共融,打造“黨建+鄉村振興”新格局。

肇慶學院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黨委在德慶縣九市鎮洞寮村啟動了一項全新課題:鄉村振興聯合共建。
聯合共建、共筑鄉村振興
繪制黨建主題墻繪、成立臨時黨支部參與討論洞寮村黨員積分制方案……這是肇慶學院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隊的主要活動內容。

社會實踐隊由肇慶學院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黨委書記楊雪梅帶隊。
這段時間,社會實踐隊深入洞寮村,了解村容村貌變化和精準扶貧情況。“通過組織實踐活動,鼓勵大學生黨員走出校門,走進鄉村,實地感受鄉村振興的脈搏。”楊雪梅表示。
按照鄉村振興聯合共建的協議,肇慶學院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黨委正派出教授、博士黨員、大學生黨員共同為洞寮村發展出謀劃策,通過深化合作關系,形成學院黨委、鎮黨委、村黨支部三方齊抓共管局面,扎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2018年7月10日,肇慶學院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九市鎮(洞寮村)鄉村振興臨時黨支部成立會議在洞寮小學召開。
共建,旨在集聚一切有利于鄉村振興的資源。目前,多方共建的鄉村振興專項事業黨小組,集合了外市黨員、鎮村黨員、博士黨員、大學生黨員等多方面人才資源。“通過研究洞寮村的經濟發展狀況,學院將傾注學術力量推動洞寮村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政策更好開展,并為更多貧困地區解決經濟困難問題提供理論指導。” 楊雪梅表示。
鄉村振興,將學校與基層緊密相連,肇慶學院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黨委將把九市鎮和洞寮村定為鄉村振興黨建、村務人才工作聯系點。目前,肇慶學院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黨委正利用教學資源,為實施鄉村人才聯合培養戰略提供智力支持。同時通過政地校企共融,推動洞寮香米等特色農產品繼續做大做強,真正達到聯合共建、共筑鄉村振興的美好預期。

肇慶學院農村“黨建+精準扶貧”發展模式調查實踐團。
通過加強黨的建設,引領村務人才培養、產業提升等工作,讓肇慶學院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黨委的相關工作得到多方認可,社會實踐隊牽頭的《鄉村振興政策引導下的農村“黨建+精準扶貧”發展模式調查研究》項目,更獲得廣東省委教育工委2018年大學生黨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立項。
百名博士、教授“上山下鄉”
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黨委在九市鎮和洞寮村啟動的新課題,只是肇慶學院系列思考與實踐的一個縮影。助力鄉村振興,這所大學有著更多的設計。
今年7月16日,德慶縣與肇慶學院簽訂共建協議。根據協議,肇慶學院將派100名博士、教授進駐德慶,為德慶縣175個行政村逐一編制鄉村振興規劃,實現全縣所有行政村鄉村振興規劃全覆蓋。


7月16日,德慶縣與肇慶學院簽訂共建協議。圖為簽約現場。
而按照協議,德慶縣將通過項目發布、中介機構等渠道和方式,幫助肇慶學院尋求合作伙伴,積極組織企業與肇慶學院深度合作,支持其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在德慶的推廣應用。肇慶學院將組織鄉村振興工作顧問團隊,合理引導分配工作人員和資源到德慶鄉村集聚,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承擔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等培訓工作。

肇慶學院將派100名博士、教授進駐德慶,為德慶縣175個行政村逐一編制鄉村振興規劃,實現全縣所有行政村鄉村振興規劃全覆蓋。
作為公辦全日制綜合性本科大學,肇慶學院1970年創辦至今,一直致力于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綜合大學建設。目前肇慶學院擁有含“雙聘”院士1人,教授等正高職稱人員134人的高層次人才隊伍。而這些學術與研究資源,正成為德慶縣發展的強大動力。
“當前,德慶正舉全縣之力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全力實施基層黨組織‘頭雁’工程、農村產業‘四化’工程、全域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工程、人才‘上山下鄉’工程、鄉風文明培育工程、城鄉融合發展工程‘六大工程’,全力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德慶貢柑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三大產業平臺’建設。”德慶縣委書記陳元表示。而肇慶學院相關資源的注入,將更加助推這些戰略目標的實現。目前,雙方正利用現有資源,大力培育農業科技、科普人才,同時建立建設農業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和服務平臺,加強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與應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