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片段在线看,国产人成午夜免免费观看_蓝光免费全集观看

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硯園 > 正文

中國教育報 | 培養社區精神文明的“美化師”

發布時間:2020-10-10

  本報訊 近日,在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睦崗街道蕉園社區蕉園村入口處,一面長長的白底墻前,肇慶學院百余名學子用手中畫筆,為村莊量身定制墻繪。不久,一幅幅精美圖案,在一雙雙巧手下初現雛形。

  夜燈初上,一條高1.8米、長200余米的“畫廊”誕生了,為蕉園村注入濃濃的文化氣息。村民黎叔笑著說:“原來陳舊的墻面常被亂涂亂畫,現在經過生花妙筆的藝術墻繪,村里多了一道漂亮的景觀。”

  “當下,全國上下正全力脫貧攻堅、織就奔小康的錦繡藍圖,承載文明、展示文明、提升文明是這幅藍圖中的應有之義。”肇慶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使墻繪更好發揮文明傳播陣地的作用,學校黨委引導美術學院師生發揮專業特長,以“美”繪“美”,在藝術塑造中將講中國故事、講傳統文化、講端城歷史、講特色文化融入墻繪,以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引領市民建立文化自信,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繪制墻畫過程中,我們需要思索如何為人民服務。”肇慶學院美術學院教師、墻繪創作指導胡榮奎說,當下,肇慶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精美的墻繪在其中發揮著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民眾修養的作用,“墻繪的內容需要接地氣,做到老少皆宜,這樣才能更好地被城中村的村民所理解、所喜歡”。

  美術學院師生們的墻繪創作緊貼當地人文歷史、緊扣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畫面中搭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宣傳標語,成為傳達精神文明的生動畫卷。2017年以來,美術學院參與墻繪志愿服務的師生達5000多人次,為全市各城區創作墻繪作品面積7000多平方米。

  “墻繪創作很辛苦,但通過志愿服務,我們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更明白了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性。”陳皇琛等肇慶學院美術學院學子,也在參與墻繪的過程中滋養著自身,“墻繪創作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一筆一畫的繪制中,我們的專業技能有了提升,對藝術的價值有了新思考”。

  近年來,肇慶學院有1.3萬人次師生黨員、志愿者走進社區,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解、普法宣傳、垃圾分類普及等活動,服務時長逾13萬小時。師生們把法學、教育學等專業知識融入文明城市創建,彰顯出大學文化對社會文明的重要引領與示范作用。

粵ICP備05008891號 ?2025 肇慶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