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經濟受到疫情沖擊的大環境下,“夜經濟”成為提振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秉持“上級政策+外地經驗+肇慶實際”的理念,為了進一步把產業做強、城市做精、消費做旺、民生做好,市政協直視肇慶夜經濟發展的短板和不足,圍繞“發展壯大夜經濟,激發都市型經濟新活力”組織了常委會專題協商議政,并組織調研組赴外地進行了“取經”調研。
“去年我參加了市政協組織的‘發展壯大夜經濟,激發都市型經濟新活力’的調研活動。我們前往了廣東佛山、惠州、潮州和廣西梧州、桂林等兩個省區的五個城市,在參觀學習中,看到了兄弟城市夜經濟的發展活力,也增強了我們做好肇慶夜經濟的信心。”日前,市政協委員、西江日報社黨委副書記、副社長楊躍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調研過程中,政協委員們發現佛山、惠州、桂林等城市在夜經濟發展中注重頂層設計與細化落實相結合,注重發揮特色優勢與市場主體作用相結合,打造夜經濟地標,打響夜經濟品牌,有力促進文旅發展,彰顯了城市活力。
“例如,佛山打造了祖廟東華里的嶺南風格古建筑群嶺南天地商業圈和新城三龍灣夜游燈光秀項目;惠州大力實施‘文化+’戰略,通過開展春節西湖燈會,大型商場夏夜游園會等活動,促進夜間經濟由早期的燈光夜市向‘食、游、購、娛、體、展、演’等多元夜間消費市場轉變;桂林的東西巷夜市和兩江四湖夜游項目更是特點鮮明,人氣十足。”市政協委員、肇慶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教師、副教授孫林認為,兄弟城市的優秀經驗做法給肇慶發展夜經濟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市政協在常委會專題議政報告中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包括打造“星湖夜游”品牌、豐富“夜星湖”業態、提升“夜星湖”配套服務水平、加快打造“一江兩岸”都市休閑夜游帶、推動肇慶新區夜經濟大放異彩,加快建設“肇慶味”“時尚潮”的夜經濟示范街區等。
孫林也總結了自己對肇慶發展夜經濟的意見建議。“一是政府引導,制定夜經濟長遠發展規劃和管理辦法;二是招商引資,打造推動夜經濟的綜合項目,培育夜經濟精品項目和示范區;三是發揮群眾的力量,結合保民生保就業的國家政策,分區分片形成集市,讓肇慶本市的居民參與到夜經濟的消費和夜經濟的創造中去;四是優化現有的夜經濟發展較好的區域環境和配套設施;五是圍繞本地居民的‘動’和外地游客的‘留’,以多元化、集聚化、精品化的思維推動夜經濟的綜合發展;六是避免為了夜經濟而做夜經濟,出現面子工程,新聞工程,空巢工程。”他說。
新的一年,楊躍生希望市政協能繼續推進和完善網絡議政,充分利用互聯網去貼近民生、貼近基層,增強政協委員與人民群眾的互動和交流;同時發揮網絡議政“快、真、實”和委員廣泛參與的特點,調動委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我建議在新的一年,可以考慮把‘季度議政’調整為‘月度議政’或‘雙月議政’,預先設置題目,增加議政內容。收集的委員們的意見可以作為‘委員網上意見匯編’供有關領導和部門工作決策時參考。”楊躍生說。
孫林則希望政協委員們能走出政協大院,走進單位,走進學校,走進社區,走進企業,走進鄉村,真正走進群眾的心里,讓群眾的智慧走進政協人的大腦。“要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的橋梁作用,與社區居委會、單位等聯合建立委員工作室,將網絡議政進一步升級為民聲連線,發揮民間智庫的作用,更廣泛的聽民情、聚民智、解民憂。”孫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