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肇慶學院別開生面的“思政第一課”迎來重磅嘉賓: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廣寧縣賓亨鎮黨委書記黃捷,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德慶縣鳳村鎮新生、棠下、祿村駐村工作隊隊長、肇慶市婦女聯合會家庭和兒童工作部部長劉曉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由鼎湖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陸開朝同志領銜的肇慶市鼎湖區駐賀州市昭平縣扶貧協作工作組。

3月8日上午,肇慶市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事跡分享會暨肇慶學院2021年春季學期“思政第一課”活動在該校藝術中心大劇場舉行。南方日報記者 施亮 攝
這些扶貧干部與肇慶學院的大學生們分享了扶貧工作的故事和體會,也談學習、談工作、談理想信念,關心青年價值觀的形成和確立,鼓勵師生為牢固樹立扎根大地、奉獻青春、報效祖國的信念,為實現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不懈努力。
在新學期來臨之際,我們一起聽聽來自肇慶的全國扶貧先進人物對大學生說過的那些話——
談學習與生活 :
“我讀書的年代沒有電腦和手機,課余生活仍然是豐富多彩。那時我持之以恒練習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各項文娛活動也一項不落。生活中,我利用飯堂吃飯的間隙、串寢交流的時機與周圍同學打成一片。學習上,我也建議你們多跟老師溝通交通,不恥下問。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際交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都是你們勝任任何工作的必備武器。”
-----肇慶學院1994屆校友陸開朝回憶在校時光

這些扶貧干部與肇慶學院的大學生們分享了扶貧工作的故事和體會,也談學習、談工作、談理想信念。南方日報記者 施亮 攝
談工作與成長:
“10年的部隊給了我“服從命令 聽從指揮”的 紀律意識,給我了團結同志、為他們著想的集體意識,這些寶貴的財富都化為我扶貧路上的精神動力。現在的大學生思維和個性都很多元化,在成長過程中更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協調組織能力,成為一個有集體意識的人。”
-----轉業軍人14年扶貧路,劉曉林感激經歷的饋贈
“學說德慶話、練習摩托車、當好帶貨宣傳員,這些扶貧“攔路虎”并不可怕,只要懷著一顆為人民服務的誠心,帶著對他們的尊重、帶著黨的普惠政策,對他們去講解,然后從真正幫助他們的角度去落實政策,他們才會欣然向你傾訴自己的需求。年輕人在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中也要不畏困難,敢于挑戰,才會加速成長。”
----劉曉林認為攻堅克難方顯黨員本色
談做事與做人:
“年輕人要培養兩種功夫,一是做人要本分,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做,守好自己的門戶。二是本事,把工作崗位當成磨練自己的平臺,把工作當作自身施展才華的載體。 年輕人還要樂于吃兩樣東西,第一是吃苦,這是成事必備的要素,第二是吃虧,敢于吃虧自會廣結善緣,獲得更多的助力。”
----陸開朝勉勵青年學子行事做人要“穩當”

這些扶貧干部鼓勵師生為牢固樹立扎根大地、奉獻青春、報效祖國的信念,為實現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不懈努力。南方日報記者 施亮 攝
談理想和信念:
“年輕人一定要有信念,不忘初心。初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長期積累的目標和方向,也是指引人生道路的燈塔。 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座的大學生、優秀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都是踐行初心的中堅力量,推進鄉村振興,譜寫時代篇章,你們大有可為。”
----劉曉林希望年輕人深植為人民服務的信念與初心
“脫貧摘帽不是重點,是我們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人才是至關重要的。你們要相信基層大有可為,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練就硬本領,為扎根基層,服務人民、報效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黃捷鼓勵大學生投身基層貢獻青春力量
“脫貧攻堅要帶著使命和責任,未來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我們還要以黨建來引領,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一代接著一代干,一棒一棒的傳下去。”
-----黃捷認為表彰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