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片段在线看,国产人成午夜免免费观看_蓝光免费全集观看

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硯園 > 正文

觸電西江 | “茅盾文學獎”評委張麗軍教授到肇慶學院講學

發布時間:2024-10-16

10月11日晚,“茅盾文學獎”評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暨南大學出版社總編輯,暨南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張麗軍教授,走進由肇慶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承辦的第五期北嶺大講堂,以《與最偉大的靈魂對話》為題,與大一中文學子面對面,帶來關于經典作品閱讀的讀書分享會,勉勵同學們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成就充滿自信、充滿智慧光芒的人生。

《詩經》《春秋》《論語》《靜夜思》《春曉》《憫農》《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狂人日記》《駱駝祥子》《邊城》《創業史》《平凡的世界》《紅高梁》……這些由古及今不同時代的經典作品,以及其主題思想、時代精神、藝術特色,把講座串聯成一個中華文化的盛境。講座在這個盛境中圍繞什么是經典、中國的文學經典,經典閱讀的價值、如何讀經典等內容展開。

張麗軍教授表示,經典是千百年來歷經淘洗,經過無數人閱讀、認同得以留存下來的,最具有文化內涵、民族特性,以及語言藝術魅力的作品。在中國歷史文化的長河上,一代代先賢,憑借深邃的智慧、廣博的情懷,深刻的體驗、豐富的想象,卓越的語言藝術、高超的表現手法,為后世留下了詩歌、散文、小說、戲曲等一批批光彩奪目、永垂青史的文學作品,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閱讀這些經典,對于認識世界、國家、民族和人生,拓展個體生命在時空維度上的有限性,喚醒、激發、匯聚人性中真善美的元素,促進個體陶冶精神氣質,提升精神面貌,構建精神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顯著意義。因此,青年學生要從這些經典入手,培養涵蓋古今中外作品的大經典文學觀,打造引領個體成長的經典文學閱讀視野和藝術修養。

張麗軍教授說,對于中文學子而言,更要自覺地接受以經典為本的閱讀教育,發展自己的知識體系、審美能力,文學創造和人文素養;要以“從游”為學習方式,建設新型學習共同體,在對話式、探索性的互動活動中,進行詩意和自由的審美教育;要把傳統意義上形式較為單一的“從游”,多向發展為以書籍為師的“個體從游”,以同齡者為伴的“朋輩從游”,以師生交鋒對話為核心的“師生從游”;要發揮經典作品潤心鑄魂的功能,讓閱讀融入情感教育,以愛為動力,以愛為橋梁,以愛為終極目標,使自己——獲得真的詩意情懷,產生善的人文情懷,增強美的家國情懷。

講座上,張麗軍教授回答了學生提問,鼓勵大家面向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積淀,通過經典閱讀的方式,汲取其中的智慧和營養,促進個體生命的健康成長。精彩的答問,在講座現場引起熱烈的掌聲。同學們從中進一步感受文學的魅力,并觸動對于經典閱讀的深入思考。

北嶺大講堂,是肇慶學院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科建設水平和科學研究能力,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學校改大申博,在本學期設立的高端學術講座。講座設立至今已進行到第五期,此前的第四期活動也是由文學與傳媒學院承辦。該期講座題為——《中西文化交流與西方早期漢學的興起》,由國內著名文化學者,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張西平教授主講。


(原文鏈接:https://m.itouchtv.cn/article/82cd67891d23d706f976f3d2faf9555d?shareId=uWMSkKjD)



粵ICP備05008891號 ?2025 肇慶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