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建設若干省內重點學科和一流專業,打造一批一流課程,辦學水平穩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到2035年,建設若干省內一流學科,建設若干國內一流專業、一流課程,進入省內高水平大學行列。到本世紀中葉,學校要建設成為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9月17日,在中國共產黨肇慶學院第四次代表大會上,肇慶學院黨委書記曾桓松提出上述目標。
2020年正好是肇慶學院建校50周年,國家和廣東“雙區驅動”“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戰略為肇慶學院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曾桓松表示,肇慶學院將緊扣建設新時代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目標,做優新師范、做強新工科、提升新文科、發展新農科,致力把學校打造成為新時代“灣區新秀、省級方陣、嶺南名校”。
為實現申碩改大這一目標,肇慶學院將按照廣東省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突出重點學科、優勢學科、特色學科建設,注重學科交叉融合,構建以應用型學科為重點、基礎學科為支撐、優勢特色學科為突破口、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
在教師隊伍建設上,肇慶學院將堅持引育用并舉,推進“強師工程”建設,確保人才總量穩增、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爭取到2025年博士學位教師占45%以上;強化自主培養,實施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爭取到2025年打造2-3個省級創新團隊,形成以高水平創新團隊為引領、優秀中青年教學科研骨干為主體的人才隊伍。
“肇慶學院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要不斷增強服務地方的能力。”曾桓松表示,肇慶學院將面向科技前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需求,緊盯地方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加強基礎研究,深化應用研究,強化科技服務;推進政產學研用結合,強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及產業化;探索校城融合、校地聯動發展的新模式,服務企業和“三農”,支撐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