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肇慶學院“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奮‘戟’者先——助力南藥巴戟天種質創新”實踐隊到高良鎮為種植戶開展巴戟天種植技術培訓及送組培苗活動,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活動中,實踐隊指導老師邵玲從巴戟天的產業概況、現存問題、優良品種選育和組培苗技術研發以及綠色種植技術模式推廣等方面,為種植戶詳細介紹了目前巴戟天組培苗的優勢。隨后,與會人員來到德慶巴戟天組培苗產學研合作孵化基地,學習巴戟天組培苗的種植方式,實踐隊贈送巴戟天組培種苗6600株給種植戶開展推廣試種。
種植戶們拿到免費贈送的巴戟天組培苗,笑逐顏開,表示對發展南藥產業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動力。“今天高良鎮政府和肇慶學院南藥實踐隊搞的巴戟天培訓活動,課講得很好,結合生產實際。我們農村種的就是扦插苗,現在就是拿的組培苗,現在我們拿來試一下,看看哪個更好更高產。” 種植戶伍松標說道。
據悉,肇慶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與德慶聚緣巴戟天種植合作社開展校社合作,加快繁育苗技術研發種植,經過前期實驗,目前巴戟天組培苗種植周期大幅減少,產量與成活率提升,已初步實現示范和推廣,為提升特色南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巴戟天產業化標準化種植提供科技服務支撐。此次種植培訓及送苗活動,將進一步推動南藥巴戟天種業種質的提升,助推我縣南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巴戟天組培苗
肇慶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邵玲表示:“下一步的計劃,我希望在我們德慶縣高良鎮作為一個示范點,通過示范點將我們南藥巴戟天組培苗種質的提升,以新質生產力推動我們南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該示范點就好像星星之火,讓每個村都種,最少各個村都有一個示范基地,再向外推廣,實現產學研成效的整體落地及提升?!?/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