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肇慶學院主辦的第二屆全國鄉村教師專業發展論壇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華南分中心成立大會閉幕。
時間調回兩天前,11月21日,肇慶學院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建校50周年慶祝大會。
改革創新 打造教師教育的“肇慶模式”
肇慶學院是一所從師范??茖W校發展起來的本科綜合性大學。2013年,肇慶學院組建實體化的教師教育學院,并于次年創辦培養未來卓越教師的“硯園班”;2015年,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落戶肇慶學院,學校以教師教育改革試驗區為核心的鄉村卓越教師UGS協同育人平臺,獲得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立項。通過努力,肇慶學院按照“職前職后一體化、教師教育專業化、協同育人開放化、培養目標卓越化”的理念,在教師教育領域形成了獨特的“肇慶模式”。

肇慶學院教師走進田間地頭。新華網發
近幾年來,肇慶學院運用“肇慶模式”,針對鄉村中小學教師素質能力不強、發展通道狹窄、專業發展不足的問題,加強高校與地方政府、中小學的UGS協同育人,采取創建特色學校、專家工作室、名師送教下鄉等形式引領鄉村教師專業發展。
肇慶學院積極開展面向鄉村教師的省“強師工程”培訓項目,自2016年以來培訓各級各類師資超過9000多人,培訓質量連續三年被省教育廳評為優秀等級,體現了學校引領與服務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受到肯定 地方綜合性大學擔起教師教育責任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宋磊在第二屆全國鄉村教師專業發展論壇開幕式上作視頻致辭時表示:“肇慶學院在教師教育領域進行了整體改革,取得了突出成績,在鄉村教師的培養和職后發展方面,以實際行動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華南分中心藉論壇開幕之機落戶肇慶學院,這是對該校教師教育改革成果的肯定。肇慶學院將以此為契機,聚合一支專兼職結合的有專業研究能力的專家型隊伍,與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對接,與各級政府部門、高校及各級教育機構銜接,使學校發展成為華南地區教師教育的搖籃。
肇慶學院副校長肖起清指出:“在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由地方師范院校和綜合性院校組成的地方教師教育類高校在發揮主力軍作用。”
肇慶學院以一所地方綜合性大學的身份,擔負起一所地方教師教育類高校的責任。其深耕教師教育工作形成的經驗,在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被教育部推介。
11月23日舉行的第二屆全國鄉村教師專業發展論壇閉幕式通過了《全國鄉村教師專業發展論壇肇慶行動宣言》,強調與會高校、教育研究機構、教育行政部門等各方要協同合作,努力探索新型鄉村教師培養模式,為提高鄉村教育質量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全面發展 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作為一所多學科并舉的綜合性大學,肇慶學院在傳承師范辦學傳統的同時,根據地方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的需求,大力發展工科教育。學校以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建設重大需求為導向,瞄準環保、大數據、智能制造等產業和“互聯網+”等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生態環保、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工科教育。
與此同時,肇慶學院依托肇慶建設中國硯都的戰略,打造工藝美術、旅游管理等特色專業,針對肇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部署,大力發展涉農專業,成效明顯。

肇慶學院學生進行藝術寫生。新華網發
肇慶學院校長吳業春表示,學校將堅守服務社會的理念,堅持科研的“四個面向”,以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為導向,加強產學研合作對接,扎根肇慶,融入灣區,服務全省。
肇慶學院辦學50年來,共培養了近20萬名各類專業人才,曾獲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教育典型經驗高校等。
發展無止境,建設在路上。在50周年校慶大會上,肇慶學院黨委書記曾桓松指出:“當前,我校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搶抓廣東‘雙區發展’的戰略機遇,按照‘上層次、擴容量,調結構、強特色,提質量、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做優新師范,做強新工科,提升新文科,發展新農科,積極打造‘灣區新秀、省級方陣、嶺南名?!?,向著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