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片段在线看,国产人成午夜免免费观看_蓝光免费全集观看

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硯園 > 正文

南方+|因地制宜打造扶貧產業 校地合作助農增收

發布時間:2020-07-01

  本網訊 進入6月后,位于廣寧縣的高視達專業種養合作社的小龍蝦養殖基地迎來高產期,合作社經理李俊每天電話響個不停,周邊餐館紛紛打來預訂。“訂貨的客戶源源不斷,這幾十畝池子的小龍蝦已經預訂一空。”李俊說。


肇慶學院派出了水產養殖、水稻栽培等方面的教授前來考察


  李俊所負責的小龍蝦養殖基地和稻蝦共養基地由肇慶學院和高視達專業種養合作社合作共建。2019年,上述雙方達成合作協議,通過校方出資金技術、公司做養殖、農戶出勞動的“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產業模式,共同打造小龍蝦與魚稻綜合飼養一體化產業扶貧特色項目。廣寧縣橫山社區和羅帷村200多戶貧困戶不僅可以獲得分紅,還能到基地務工,實現脫貧。


小龍蝦養殖基地迎來高產期


  “受限于地形,發展工業難度很大,但其天然無污染的水土非常適宜農業養殖。”分管扶貧工作的肇慶學院黨委副書記黃勁松介紹,接到扶貧任務后,肇慶學院校黨委班子多次下到橫山社區和羅帷村考察,尋求產業扶貧之道。

  籌建之初,用地問題牽涉到各方利益。肇慶學院積極爭取縣、鎮、村的支持,并和村民打好交道,捋順了項目落地全部環節。當年,50多畝的小龍蝦基地和70多畝稻蝦共養基地先后在羅帷村和橫山社區建立。

一只只小龍蝦“膘肥體壯”


  項目建成后,肇慶學院派出了水產養殖、水稻栽培等方面的教授前來考察。為提高土地效益,肇慶學院水稻專家李新昌將精心培育的絲苗水稻種子送給基地,水產養殖專家陳學年教授建議5萬尾禾花魚苗投放到基地。“實踐證明,蝦魚稻共生共養模式非常可行,小龍蝦長勢更好了。”羅帷村干部陳維安說。

  經過2個多月養殖,一只只小龍蝦“膘肥體壯”。當年,兩個基地每畝地年產小龍蝦達400-500斤,單畝收益達8000-10000元。 豐收的小龍蝦也讓當地貧困戶實現增收。貧困戶何德友的妻子常年生病,身體不好,年幼的孩子需要讀書,一家人日子過得緊緊巴巴。通過來基地打工,他每個月多了2000多元的收入。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在基地勞作,他掌握了養殖小龍蝦的技巧。“掌握一門技能,以后也能靠自己雙手實現致富夢!”何德友說。

粵ICP備05008891號 ?2025 肇慶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