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今年暑假,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牽頭實施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已有超200所省內外大中專院校參與其中,超10萬名大中專學生組建“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奔赴全省縣鎮村開展定向服務,發揮專業所長,為鄉村發展注入青春動能。即日起,南方日報、南方+開設“青春力行百千萬”欄目,展現青年投身“百千萬工程”的青春風采,敬請關注。雨后,肇慶德慶縣高良鎮的山路泥濘。肇慶學院“奮‘戟’者先”實踐隊的同學們小心避開青苔,...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了重要講話。廣東教育系統干部師生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內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干部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必將推動...
第四屆廣東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學術座談會專家李朝軍現場做分享交流報告。肇慶學院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副教授李朝軍 高要河臺開耕節萬人空巷。河臺開耕節是國家級非遺項目高要春社的主要內容,當地群眾和外地游客在鎮內各村舉行放炮、武術、醒獅、曲藝等活動,以各種傳統形式喜鬧春耕、慶賀豐年,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如意吉祥。 西江日報記者梁小明 攝 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是一項系統龐大和意義重大的工程。當...
近日,肇慶市廣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共青團廣寧縣委員會、肇慶學院舉辦“以畫筆傳敬意 為烈士鑄英魂”緬懷先烈繪畫活動。此次活動旨在緬懷烈士功績,弘揚烈士精神,激發廣大青年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活動當天,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團縣委組織者與肇慶學院的師生們齊聚一堂,他們以手中的畫筆為媒介,用黑白素描的方式為廣寧縣烈士遺像賦予了新的生命。每一筆、每一劃都凝聚著師生們對烈士們的無限敬仰與深切懷...
日前,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結對授旗儀式暨肇慶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文藝匯演在四會市舉行。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結對授旗儀式暨肇慶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文藝匯演。 當天下午,2024年四會市社區青春行動志愿服務助力“百千萬工程”活動率先開啟。現場設置了義診、垃圾分類、禁毒反詐宣傳、防溺水宣傳、征兵、法治、消防安全宣傳、12355青少年服務綜合平臺及未成年人保護宣傳等多個主題...
今年春節期間普寧英歌“炸街”英國倫敦,端午之際的龍舟賽帶來手工造的龍舟“大熱”,接著,傳統詠春拳化為舞劇“燃動”海內外各大劇場…… 近年來,廣東在文化遺產保護、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發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大量實踐,嶺南非遺頻頻火爆“出圈”,成為全網“頂流”。 這些非遺民俗、非遺美食、非遺技藝刷新著人們對嶺南文化內涵的認知,為群眾的文化生活增添品質和意蘊,也為文化強省建設、鄉村振興等...
7月12日,肇慶學院“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奮‘戟’者先——助力南藥巴戟天種質創新”實踐隊到高良鎮為種植戶開展巴戟天種植技術培訓及送組培苗活動,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活動中,實踐隊指導老師邵玲從巴戟天的產業概況、現存問題、優良品種選育和組培苗技術研發以及綠色種植技術模式推廣等方面,為種植戶詳細介紹了目前巴戟天組培苗的優勢。隨后,與會人員來到德慶巴戟天組培苗產學研合作孵化基地,學習巴戟...
連日來,由肇慶學院組建的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在石牌社區開展墻繪實踐項目,發揮青年大學生專業特長優勢,通過墻繪展現社區“百千萬工程”成果和社區風土人情、文旅特色,助推鄉村振興,助力“百千萬工程”。 走進石牌社區,處處洋溢著鄉村文明新氣象。經過連日來的繪制,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已經在石牌社區完成一幅近50米的墻繪,展示了社區周邊文旅特色,并營造了校地共建助力“百千萬工程”...
7月11日,第四屆“廣東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學術座談會在肇慶學院開幕。圍繞“面向未來的廣東文化遺產”座談會主題,與會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展開熱烈探討,貢獻真知灼見。 與會嘉賓合影 “廣東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學術座談會始辦于2021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在多方的努力下,該學術座談會逐漸成為廣東省內外專家學者碰撞思想火花、探索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新路徑、推動文化遺產“雙創”的重要平臺。 本屆座談會由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