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季節我們隆重慶祝第37個教師節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賡續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一代代的硯園之師心懷國之大者為教育工作傾注滿腔熱情為學校事業發揮重要作用塑造了硯園之師的美好形象接下來讓我們走近他們2020年度肇慶學院科研十佳教師 李艷梅,高級實驗師,肇慶市金屬跨尺度快速精密增材制造工程技術中心主任。主要從事3D增材打印、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近年主持省部級課題1項,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0余篇...
“三尺講臺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這是對教師這個平凡又特殊的崗位的真實寫照。在美麗硯園,有這樣一位的老師,三十二年來勤勤懇懇地為教育事業付出,孜孜不倦地教書育人。他,就是2021年肇慶學院教學名師、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岑延遠。?堅守崗位 誨人不倦 “這個稱號是學校、同事對我平常工作的肯定和鼓勵,我只是老老實實地工作、踏踏實實地教學,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成績。”這是岑延遠對于自己獲得校級教學名師稱號的...
2021年肇慶學院教學名師 岑延遠,博士,教授,教育科學學院教師,擔任《實驗心理學》、《人格心理學》、《思維與決策心理》等課程教學工作,主持并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1項,市廳級項目3項,教改項目3項,指導學生大創項目省級2項,校級4項,指導學生省級師范生技能大賽獲獎3人次,發表學術論文32篇。 教學感悟:身正立講臺,踏實教學;心中有學生,靜待花開;肩上擔責任,初心銘記;胸懷大格局,為國育才;目光向未來,與...
金秋季節,肇慶學院隆重慶祝第37個教師節。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賡續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一代代的硯園之師心懷國之大者,為教育工作傾注滿腔熱情,為學校事業發揮重要作用,塑造了硯園之師的美好形象。接下來,讓我們走近他們。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生命科學學院 自古“巾幗不讓須眉”,女性的英姿廣為傳頌。在我們硯園里活躍著這樣一個女教工集體,她們學歷高、職稱高、工作精、業務強,稱得上是“文武雙全”的...
在第37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麗莎博士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節日禮物——“2021年南粵優秀教師”榮譽稱號,這是對她多年來教學生涯的嘉獎。 當代教育家魏書生曾說過:“老師不過是一個職業,是千百種職業中的一種……身為教師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教師的本分。”做一個盡職盡責的教師,這正是朱麗莎的真實寫照。重實踐:讓興趣指引學生 “現如今,學科融合不斷深入,學生接受信息的媒介渠...
高校輔導員隊伍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一直以來,我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推進輔導員隊伍向專業化、職業化發展,取得豐碩成果。 今年至今,我校共有7名輔導員榮獲省級以上獎項,他們在各自負責的領域用心鉆研、總結經驗,在此基礎上打造有個人特色的工作方式方法。現在,就讓我們來一起...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榮獲南粵優秀教師、肇慶學院教學名師、“科研十佳”等榮譽稱號的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俞樂,始終在教學與科研的道路上孜孜不倦。 不忘初心 勤勉從教 “課堂上學生求知的目光、學生取得考研甚至考博的好成績、帶領學生團隊在比賽中獲得獎項……這些對我來說,是一種青春的延續。”俞樂說。 當一名教師容易,但是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并不簡單。俞樂在師風師德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以...
“其實啊,他們高興,我們就高興;他們開心,我們就開心。”我校扶貧辦副主任陳劍平一臉燦爛。對于他來說,扶貧路上最美的風景,莫過于群眾發自內心的笑容。 2016年的橫山鎮,貧困戶229戶,貧困人口503人。崎嶇的小路,蜿蜒的山脈,望不見盡頭。鎮里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求職,連年的人口流失讓橫山鎮的貧困情況日趨嚴重。 但在那以后,隨著肇慶學院幫扶力量的到來,橫山在慢慢地發生變化。經過校鎮雙方持續五年的奮斗,...
? 黎達文,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現任肇慶學院僑聯主席、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教師。 1992年7月,黎達文畢業于廣州暨南大學經濟系國際經濟專業。畢業后,她先后任職于珠海經濟特區發展公司進出口(集團)公司、澳門(廣東)旅游有限公司、肇慶市旅游發展局,擁有豐富的旅游管理工作經歷。2008年6月至今,她任教于肇慶學院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將自己積累的寶貴經驗無私地傳授給硯園學子。傳道授業 培養人才 ...